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观察 > 正文


严阵以待度汛守住文物安全红线底线生命线 专家支招

时间:2019-07-31 19:05: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导读]入夏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保文物安全度汛面临挑战。文物安全是红线、底线、生命线。面对汛期险情,广大文物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守和奋战一线,防患未然制订紧急预案、认真细致严密排查险情、群策群力科学处置险情、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入夏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保文物安全度汛面临挑战。文物安全是红线、底线、生命线。面对汛期险情,广大文物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守和奋战一线,防患未然制订紧急预案、认真细致严密排查险情、群策群力科学处置险情、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本版特别推出文物安全度汛策划,致敬文物工作者,建言文物安全度汛,以飨读者。

保护廊桥 岿然屹立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三魁镇薛外村文保员 林行云

我是泰顺县三魁镇薛外村人,主要负责薛宅桥的文保工作。

2006年,薛宅桥作为泰顺廊桥的15座单体之一,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15日是薛宅桥的“灾难日”。受当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影响,持续三四小时的倾盆大雨导致河水泛滥、山洪暴发,薛宅桥很不幸地被冲毁了。

此后一个多月里,被冲垮的廊桥木构件经过文保人员、当地百姓和志愿者全力打捞、收集,大部分被找了回来,最大限度降低了降雨和次生灾害对文物造成的损失。次年3月下旬,薛宅桥开始动工修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昌贵担任薛宅桥的主墨师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年12月12日廊桥修复顺利完工了。

今年泰顺保护措施得力,未出现文保单位汛期事故,但前车之鉴不能忘——

● 这几年文化文物部门特别注重汛期安全巡查。除了与气象、国土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外,还对地处灾害区的隐患点或可能遭受洪涝灾害的文物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应急预案。

● 汛期来临,村民们自发参与廊桥保护工作,用沙袋、条石给桥体增重,增强桥体抗浮性能。必要时,提前拆除桥身风雨板,起到增强大风洪水侵袭的阻力。

● 为应对台风,在桥梁上拉钢缆到桥墩附近岸上打锚点固定,加强廊桥的防风性能。

这座已有163岁的廊桥承载着村民太多的记忆和情感。我希望它岿然屹立,世世代代陪伴着我们。

洪水来袭 力保文物无虞

湖南省醴陵市博物馆馆员 肖邦祥

7月6日至9日,湖南省醴陵市连续大到暴雨,全市境内水位猛涨。醴陵市博物馆位于渌江岸边,虽地势相对较高,文物大多集中在二楼,但也面临严峻考验。连日暴雨牵动着馆里每个人的神经,馆里安排24小时值班人员。

馆内陈列着毛泽东同志1927年在醴陵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期的文物。其中,他当年曾住过五晚的房间是馆内地势最低的地方。

● 7月9日,我们预测洪水可能淹到这里,全体馆员出动转移房间内的文物。书桌、床铺、箱子、被子、火盆……转移前,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给不同类型文物开展相应保护措施,以防转移过程中出现损坏。当晚10点,房间内10余件珍贵文物转移完毕。

这时,我看到湖南省水文信息查询系统显示,渌江大西滩水文站的实测水位54.93米,已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看到被安全转移出来的文物,我在心里默默感叹:这一次,珍贵文物又安然无恙,真好!

● 当晚,同事们留在博物馆内值班,谋划洪水退出后的善后工作。

● 第二天一大早,清扫清淤工作开始。毛泽东同志住过的房间是青砖地面,清除淤泥工作十分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奋战5个多小时才清理干净,被洪水浸泡脱落的墙皮等也于7月11日启动维修。



[page]

红岩精神激励 积极担当作为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后勤物管处处长 吴统凡

展示、弘扬红岩精神的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又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知名红色旅游景区。

7月15日,山城普降大暴雨。下暴雨前,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大雨可能的严重后果,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受暴雨影响,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的白公馆监狱旧址,因山上大量泥石流汇入导致排洪沟堵塞,洪水漫过排洪沟,景区出口的服务管理用房受到洪水冲击,服务设施受到较大破坏,房屋本体有轻微损伤。

● 面对险情,我们立即安排基建维护单位,调动1台大型挖掘机、1台市政洒水车等大型抢险设备,30余名抢险人员投入抢险第一现场,对堵塞排洪沟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排水顺畅。

● 不断加大人员设备投入,及时对堆积的泥土、垃圾、树枝等全面清理,不到48小时完成了现场清理工作,并对受到破坏的设施进行维修更换。

● 我们再次对所有文物景点及周边进行全面大检查,邀请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对受洪水冲击的房屋、桥梁及拦洪坝等进行检测和鉴定,并联系专业文物建筑勘察鉴定单位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对文物建筑情况全面鉴定。幸运的是,文物安全险情得以排除。

汛情就是警报 险情就是命令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文物保护所副所长 吴海洋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三溪镇三溪村给乐成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5月26日16∶30,我接到了险情报告,徽水河上游急降暴雨,山洪将乐成桥由南向北第四个桥墩冲出个窟窿。经现场测量,古石桥桥墩下的窟窿高4.2米、宽2.86米、深2.3米,桥体随时可能坍塌。

● 我们当即与三溪镇相关负责同志取得联系,商定采取应急措施:封闭桥头,暂停车辆和行人来往,保障行人安全,避免古石桥进一步被损坏。

●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赶赴安徽省文物局作专题汇报,请求支援。5月28日上午,省文物专家赶到现场,但湍急的河水给勘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确保石桥的坚固与“修旧如旧”,相关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当务之急是抽干水,查看石桥具体受损情况。我心急如焚,就怕再这么冲下去石桥真的就塌了。我们迅速进入抽水工作中,经过一整天的奋战,水位终于降到了能开展勘察工作的位置。最终,文物专家与多方商议后给出了具体抢险加固方案。

● 紧接着,我们将方案上报安徽省文物局,得到批复后进入紧张的施工期,最终在6月6日完成全部施工任务,补牢了古石桥上的窟窿,抢在主汛期到来之前恢复了行人通行。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如今在文物保护一线工作了20余年。对我来说,汛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守护好文物,如同过去作为解放军战士坚守阵地一样。汛情就是警报,险情就是命令!



[page]

专家支招

石窟及石质文物:建立全国性的风险评估体系

詹长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

我国大部分石窟及石质文物在山区,多数属弱风化带地区。特别是在汛期,雨水直接冲刷会导致文物受损,更严重的是雨水通过岩体裂缝渗入洞窟,导致文物发生位移,甚至坍塌。目前,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风险评估体系。

相关部门尽快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把检测数据纳入统一的中央数据库,建立全国性的风险评估体系,预防性保护才能有的放矢。

对国内大部分地区,汛期也是旅游高峰期,游人出游要注意自身安全,应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发现有文物安全险情,主动向相关部门报告。

文物景区管理部门也要提前作出预警和通知,特别是在潜在危险较大地区,停止开放,确保文物和游客安全。

古遗址:防汛工作从制订考古发掘规划时抓起

王 涛(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中心执行主任):

重要遗址尤其是准备连续发掘的遗址,制订发掘整体规划时,须配备相关防汛保护规划预案。田野发掘位置、发掘时间选择要考虑当地天气、环境等因素。在发掘及研究过程中,充分结合遗址本身地层堆积成因等方面分析,摸清拟发掘遗址本身及所在地周边地质、水文等情况,为防汛抗灾提供支持。

各级政府要指导文化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应急管理部门,针对重要考古遗址制订预案及实施细则。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作为田野考古现场第一责任人,要与当地文物管理机构、所在社区或村组一同制订所在遗址防汛保护细则,责任具体落实到人。

除了发掘研究经费,考古发掘须结合遗址本身情况制定防汛抗旱等经费预算,做好发掘过程中简易保护棚的搭建、重要遗迹的加固保护等工作。

古建筑:做好预防措施和排险预案

肖 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作为预防措施,确保古建筑不受水患,主要是使屋面和地面排水通畅。屋面积水被浸泡会产生漏雨并导致古建筑构部件糟朽松垮,地面积水会使古建筑地基乃至周边一定范围和挡护墙坡等部位变形塌陷。应釆用对屋面漏雨部位串瓦、遮搭防水材料,对天沟和排水管孔的堵塞树叶等清除,或为其加上隐蔽的不锈类网篦子,对已存在结构性安全隐患的部位采取支护等措施。

对古建筑周边一定范围内已有排水篦子、明沟、暗沟、漫水坡、护坡等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完善,必要时设置对跨临河渠的桥梁和濒水古建筑做出拦截漂浮物设施。

做好对古建筑自身和周边设施及山林的防雷,避免因雷电导致的灾害。对有些建筑加载负重,对靠近建筑的树木修剪枝杈,对古建筑周边可能被掀飞的物体加固等,以防大风对文物产生破坏

(本版文字由李佳霖、张玲、骆蔓、侯文斌、郜磊采写整理,蔡文斌、谭志红亦有贡献,张海宁制图)

编辑:zmh

关键字:文物安全廊桥薛宅桥底线生命线红线严阵以待专家工作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