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保险 > 正文


互联网保险沉思录③:互联网保险产品十二时辰进化史

时间:2019-07-18 08:12:16   来源:hexun.com

[导读]撰文丨秦桑木璟半梳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鱼动新荷,蛙闹燕喧变局、常识、动力、迷局,互联网保险的进化史,产品为核。回顾近六年来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如星火流萤,燃起一片苍穹。当变革的马蹄踏过前驱的尸骨、当创新的不死初心犹在。若想天马星空,必先脚踏实地。五年来,层出不穷的产品,“脑洞不小、创新不少”。

撰文丨秦桑 木璟 半梳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鱼动新荷,蛙闹燕喧

变局、常识、动力、迷局,互联网保险的进化史,产品为核。回顾近六年来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如星火流萤,燃起一片苍穹。

当变革的马蹄踏过前驱的尸骨、当创新的不死初心犹在。若想天马星空,必先脚踏实地。

五年来,层出不穷的产品,“脑洞不小、创新不少”。它们以前所未有的颠覆,带来了仪式感、温度感、卷入感,迅速C位出道,也挑战着传统,重塑着概念,引导着整个行业识变、应变、求变。

九州四海、九死未悔、九九归一,《今日保》筛选了站在互联网保险大潮里最有代表性的九朵“浪花”,一观互联网保险创新之殇、之史、之意义。

新一轮创新早已开始,谁将是下一个互联网保险的产品之王?跨越黄昏,黎明在召唤。

1

-Insurance Today-

“丑时”:退运险“开荒”

互联网第一爆品,当属退货运费险。初生之时,退货运费险以设计之精巧、场景选择之普适、风控环节之复杂备受瞩目,亦因亏损严重、B端市场反应冷淡而陷入尴尬,最终因升级对症得以续命,形成了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一个完整反应链。

退货运费险号称已经销售了百亿份、东北女人理赔最多、既可以自己买也可以别人送。最初,人们在网上购物,拆开包裹难免失望,需要退货。网商平台希望有一款低成本的保险产品,同时化解商家和消费者的退货难题。退货运费险应运而生。

这是一款完全通过第三方场景切入的险种,也是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初次试水。

就是这款保费仅有几角、几块的退货运费险,解决了冲动消费的“后顾之忧”。但这一切试水之初并不顺利,亏得那家著名的“小而美”财险公司颇具压力,幸运的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与传承上百年保险精算的不停碰撞,最终结合成为一款即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退货纠纷,又帮助险企赚钱。

当然,最后也帮助大电商平台赚到了钱,令之初次领略了流量保险变现的魅力。至于那家“小而美”在退货运费险盈利后,再也未如前五大险种之列。

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保险江湖的开端。

2

-Insurance Today-

“寅时”:“噱头”保险更迭

最初,互联网保险的梦想是翱翔整个天空,如何让一切可保是其雄心壮志,然梦坠一时。

流量、场景、变幻无常的风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短时间内覆盖大量用户,收割流量?彼时,无数行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保险也不例外。

试水之初,不少险企渴望凭借名字的想象空间,打造流量的爆款产品。一时间,雾霾险、彩票不中险、熊孩子险、扶老人险、中秋赏月险、意外怀孕险、高温险等等“奇葩”产品,纷至沓来,层出不穷。

“噱头”大行其道,也不断引发公众质疑,“赚眼球”的同时是否有实质性的保障?业内人士纷纷评价,不少“噱头”产品并不满足“有可保利益”和“符合大数法则”两大原则,与保险本质相悖,更像是博彩。

2014年6月份,原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销售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矛头剑指的就是“奇葩保险”。随后又强调不得开发销售博彩性质产品,不得进行恶意炒作。

经此一役,蹭热度的“噱头”保险纷纷下架,空留谈资,梦坠一时。

3

-Insurance Today-

“卯时”:短期理财险“破晓”

掀起整个保险圈的热潮的当属短期理财险,也让保险圈所有主体为之一振。

2013年岁末。国华人寿,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淘宝聚划算网络销售平台推出三款短期万能险产品。3天!仅仅3天,就创下了1.05亿元的销售额。国华人寿也成为业界利用网络平台团购模式销售保险产品的第一家。

当年,余额宝等货基收益下降,而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放开。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不少险企涉足了短期理财险。

彼时,该类产品充斥着电商平台和保险公司网站,它们投资门槛多为1000元,预期收益率多在5%~7.5%之间,经常被拿来跟同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比较。由于,强调一年或二年后就可无手续费或低手续费退保,一时成为畅销品。保险也成为很多人的理财渠道。

尽管卖得满堂红,但这些短期理财类产品却被业内斥为“重投资、不重保障”,早已偏离了保险本质。

事实上,短期理财险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迎合了金融管制体系下百姓对于短期收益产品的需求释放,一段银行体系并无太多作为的面向普通百姓的短期收益产品真空期。

后续,环境陡转,随着经济下行,为了从源头控制保险公司由于短钱长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及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短期理财险被紧急叫停,昙花一现。

4

-Insurance Today-

“辰时”:“求关爱” 探新

辰起探新路,传统险企“出招”。

2014年,一款花一元钱为朋友买保险的产品在微信朋友圈热闹转发。该产品背后的泰康人寿,由此成为首家与微信支付合作使用支付接口的保险公司。

“求关爱”的实质是保险期限为一年的短期防癌健康险。用户先花1元购买该产品,先获得1000元防癌保障,生成“求关爱”保单页面并分享至朋友圈,好友为其每增加支付1元,其保单保额就会增加1000元。

在“噱头”保险和短期理财大肆其道的背景下,“求关爱”的出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首先这是一款保障性产品,其次联手微信支付,加入了社交的元素。在收费模式和承保核保上,“求关爱“也为行业互联网创新提供了借鉴。

江湖传闻,那位早已登顶世界之巅、且以创新闻名华夏的大佬曾问询下属,此产品何以没出现在我司?

可见,“求关爱”予行业之震动。遗憾的是,“求关爱”固然是传统保险公司真正意义的互联网探索,但也仅止于“求关爱”。

5

-Insurance Today-

“巳时”:“飞常保”颠覆

巳时衡阳。何类险种才是互联网保险最能颠覆的类型?简单、碎片化、有场景,当属航意险。

2015年,微信商业化已成定局。一则“飞常保,放心去飞”的广告悄然亮相朋友圈,该产品的背后又是泰康。

“飞常保”是泰康与奇虎360合作、首创诠释普惠小微保险理念的全民免费航意险。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只需要在首次领取时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即可免费获得一份有效期一年、保额100万元的航空意外保障。

泰康当时宣称,希望通过微信投保让更多百姓感受到保险的便捷与实惠。短短月余,“飞常保”席卷的用户量已过百万,最终获客传达千万级。

飞速的流量收割,引来行业的跟进。国寿、太平洋保险(601601)、中美大都会保险等公司,均推出类似的免费产品,类别也由航意险开始向其它交通意外险延伸。

航意险此前延续多年的“价格”闸门被互联网冲击开来,原本成熟的利润分配格局也不可避免的遭遇重塑。

这一点,后继的互联网回归创新中“发扬光大”。

6

-Insurance Today-

“午时”:百万医疗爆击

日出正午,互联网保险的大爆款终于如约而至。

2016年丙申。这一年,众安在线推出了一款名为“尊享e生系列百万医疗险”,凭借互联网销售渠道迅速爆红。一个产品时代,由此开启。

高保额,低保费、免赔额,契合“保险回归保障”,百万医疗险推出伊始,迅速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面对高受众,随后的两三年间,70余家产寿险公司相继涌入,竞逐其间。

随着入场者的增多,百万医疗险产品也不断迭代升级:提保额者、降保费、扩大保障范围…… 整个市场呈现出“蓝海未来,红海已至”的局面。业内甚至发出了“百万医疗已经做到了极致”的感概。

激烈竞争的背后,百万医疗非简单型险种的争议不断,后继风险不容小觑。大量的投诉、消费者的认知问题、监管当局的不断提示,迟迟不放行的跨区域销售问题,皆在诉说着百万医疗的问题。

另外,由于百万医疗险问世时间短,险企缺乏相关的赔付经验和医疗大数据,后续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和理赔服务,也是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7

-Insurance Today-

“未时”:定寿潜行

当百万医疗险竞争白热化的同时,长期互联网保险随风而起,首当其冲者“定期寿险”。各大保险公司、流量平台、互联网保险平台纷纷涉足其中,成机构共识。各方寄望于这一“下一片蓝海”,意欲分得一杯羹。

作为“高杠杆”保障的产品,定期寿险的条款简单,保费低廉,契合网上“发展”。健康险之后,寻找下一个“高地”亦是各方竞逐定寿市场的战略规划,中信保诚、华贵、京东、国富…中小公司想逆袭,巨头急需流量变现。

这股风潮中,消费者想通过保险公司赚“快钱”的理念已经渐渐被淡化了,买中长期的保险才是未来的主流。定寿在网红医疗和重疾险的“前人栽树”下正是“后人乘凉”的时机,互联网保险C端的需求亦行至此步。

然定寿亦有bug,由于该类产品责任过于单一,只保死亡和全残,也被消费者诟病为“性价比不高”。如何突破舒适区,打破C端认知,潜行的定寿需要一个突围契机。

8

-Insurance Today-

“酉时”:“相互保”变形

轰轰烈烈而起,静悄悄而落。“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书写了互联网保险的一首产品“墓志铭”。

2018年,信美相互携手支付宝蚂蚁保险平台推出了“相互保”。“相互保”背后是信美相互推出的团体重疾保险产品业务。上线一月之际,相互保参与人数高达1800万人次。一时间,震惊了保险业。

此后关于相互保险、互联网保险之规则、保险法、传统保险精算运营及与创新之间的博弈与平衡,甚至逐渐引发了一场行业对于互联网保险、相互保险的讨论风波。

风波最终以信美相互收到的接近百万的罚单为结果画上了句号。变形之后的“相互宝”则继续以新的方式存活、扩容、前行。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相互宝”的背后是流量巨头,意在谋求流量转化,精准客户画像,后续持续推介更具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阿里系拿到了互联网+保险时代第一张真正意义的船票。

9

-Insurance Today-

“戌时”:健康险困局

日暮,在一片自杀式竞争中,网红重疾险诞生。

短期健康险风靡互联网保险后,长期重疾险成为小新寿险公司的竞逐之地。

无限努力的增加险种、赔付次数,轻症、中症一箩筐中,无论消费者是否明白与需要,回归保障的大势与消费者“顽强”的只要保障中,网销长期重疾险火了。

康乐C款、康乐B款、健康守护、守卫者一号、加倍保、康惠保尊享、康乐2019、 嘉多保、完美人生、倍多芬、达尔文、超级玛丽、芯爱......

复星联合健康、光大永明、瑞泰人寿、百年人寿、信泰人寿、渤海人寿、海保人寿......

杀敌1000,自损1200的价格战中,一场焦土式竞争不期而遇。原因,高度同质化。比拼手续费、价格几乎是唯一的竞争手段,也是新产品横空出世的最大“卖点”。

甚至传闻有公司要出10组10次的赔付创新,被监管驳回。

沦为出单者的险企们是否担心,长期的重疾风险之管控。当前重疾险正处于放量式发展的阶段,粗放、不计成本的增长必然导致风险随之潜行。

后记

-Insurance Today-

“亥时”:先定后行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互联网时代的保险网红,注定会在中国保险产品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赞者谓之于典型的互联网打法,生机盎然,一摆过去传统渠道之“闰土”气息。

高保额、低保费、免赔额、增值服务的升级演进中,互联网保险极大验证了消费者对保险保障功能的渴求,起到了巨大的保险消费者教育作用。

这对于保险市场是利好,尤其是在中国保险回归的背景下,互联网保险的新技术应用、基于本质、回到原点的思路值得研究,也是传统保险公司需要补课的地方。

贬摘者则在漫天的吐槽中,看到了高保额、低保费的互联网保险似乎正在把保险似乎正在保险昔日“昂贵“的保险带向另一个极端--便宜甚至是廉价的方向。

这也是互联网保险的爆点,加之大流量平台和娴熟的互联网式营销的推波助澜,终是塑造了互联网保险时代。

相对监管规定的突破及备受诟病的高投诉、误导等风险,乃互联网保险最大的问题。

噱头式营销的背后是持续走高的互联网保险投诉。客户投诉量与之保费规模严重不相符,历经个险渠道多年销售误导的伤害,保险行业已经不能承受体量更大的互联网时代的信誉损失。

作为跨时代的产品,注定承载更多。何以评论之优劣与得失?非黑即白的环境中,一片混沌,不若将之置身更宏大的历史与环境中,看之过去与未来,希冀从中看到互联网保险的脉络。

敬请明日关注,《互联网保险沉思录:群英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编辑:zmh

关键字:保险互联网产品十二时辰进化史公司相互短期百万医疗流量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