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村走出66名博士 浏阳博士村群“教育秘诀”探寻
时间:2019-07-02 20:25:05 来源:湖南日报
[导读] 6月2日,浏阳市龙伏镇焦桥村,博士焦解歌带头捐款筹资建成的焦解歌希望学校。王文摄 湖南日报记者曹辉王文 浏阳市素有东、南、西、北区之分,并有“东区出蛮扮、南区出煤炭、西区出小旦、北区出书担”之
6月2日,浏阳市龙伏镇焦桥村,博士焦解歌带头捐款筹资建成的焦解歌希望学校。 王文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曹辉 王文
浏阳市素有东、南、西、北区之分,并有“东区出蛮扮、南区出煤炭、西区出小旦、北区出书担”之说。一直以来,该市北区就有无论贫富,以培养子女读书为荣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位于该市北区的淳口镇杨柳村,沙市镇秧田村,龙伏镇焦桥村、石柱峰村分别走出了大学本科生294名、650名、260名、300名,其中,杨柳村博士16名、秧田村博士26名、焦桥村和石柱峰村分别有博士13名和11名,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群。
2019年高考成绩日前揭晓,这4个博士村再次展示出强大的实力。初步统计显示,4个村76名考生参加高考,65人上了本科线。
秧田村 注重荣誉和仪式感
这个博士村群究竟有什么“教育秘诀”?近日,记者走进这里探寻其中的答案。
记者来到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村子恰如其名,村道两旁稻禾葱茏绿意一片。沿着村口的水泥马路往村部走,记者立即被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所吸引。
墙上展示村子迄今为止走出的26名博士信息,他们就读过的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名赫然在目。在博士们的头像上面,是用博士帽装饰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勤耕重教,耕读传承”。这面村民们引以为豪的博士墙,见证了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批批农村孩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离博士墙不远处,一座颇具特色的耕读文化馆已经落成,馆内分为家风文化展示区、乡贤文化展示区和传统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六个展区,走进馆内就能被浓厚的耕读文化所吸引,它是浏阳市唯一的村级耕读文化园。
如果没有这面打眼的博士墙和这个耕读文化园,秧田村实在是很不起眼的村庄。
秧田村党支部书记罗鹏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秧田村有800多个孩子考出了农村,其中包括26名博士和176名硕士。在罗鹏看来,博士是一种“文化资源”,在村里设立博士墙,展示村里的耕读文化,就是通过树立榜样激励村中孩子发愤读书。
为了鼓励小孩读书,每年高考成绩揭晓,村干部都会带着奖励金,去每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里道贺。近些年,村里将奖励金提高到1000元,范围也扩大了。博士家庭的门前会贴上一个“书香家庭”的牌子,还会加送一块“博士匾”。
村民屈伟员的女儿屈婷是博士墙上第一个女博士。2003年,屈婷考入南开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屈婷的家里就有一块“博士匾”,屈伟员将匾挂在客厅,进门即能看见。
杨柳村 好家风成就博士村
杨柳村由原杨柳、东团、金黄三村合并而成,截至目前,全村已走出16个博士生、33个硕士生、294个本科生。村支书坦言,获得这一美誉离不开杨柳村良好的家风家教。
走进淳口镇杨柳村每一户农家,都能看到厅堂内悬挂着《朱子家训》《忍字口诀》等墨宝,家家有家训,户户都有“厅堂文化”,在全村家家户户张贴《乡规民约》,在村居的外墙上张贴“廉、礼、俭、信、仁、诚”,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增强文化传承。设在杨柳村村部的文化馆记录着从村里走出去的300多名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生背景,讲述着村里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故事,以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启发孩童们孝父母、勤读书、厚邻里,从优良家风中汲取养分和精华,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
83岁的彭世雪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的小儿子肖利民是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生。彭世雪没有读过书,但她相信,只有读书孩子才有出路,就算是讨米,也不能让儿子辍学。为了给儿子筹学费,彭世雪去15公里外的东乡去打柴,为此常常是早晨5时出发,晚上天黑才回家。孩子读书回来都要上山打柴、扎扫把、干农活,从小就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
肖利民一家从曾祖父开始就传承着“耕读为本、慈悲为怀”的好家风。曾祖父肖仁谷为富不忘济贫,有钱常助病弱,凡有讨米的临门,一律钱米打发;祖父肖让凤秉承父德,晴耕雨读,尽管家境富裕毫无少爷派头,十分谦让待人;父亲肖阳春热心公益事业,村里修路修桥救济贫困户都是慷慨解囊;大哥肖仁乐在广东创业,赚钱同样不忘回报家乡……
肖利民在江西等地搞实业做得很大,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他不忘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杨柳村新屋组修路捐12万元,肖祠组修路捐20万元,黄泥塘组修路捐11万元,村饮用水工程捐10万元,村学校维修捐10万元等;2007年以来,杨柳村70岁以上老人每年春节慰问金500元以上,对因病、遭灾的村民,肖利民都慷慨帮助,被当地村民称颂。
焦桥村 崇文重教有好传统
126年前,浏阳北乡淳口人、举人彭子铨卖掉祖宅及家中100多亩农田,联合当地34名士绅创建了文光书院,竣工当日,湖南巡抚吴大澂和湖北巡抚谭继洵分别送来了“正谊明道”和“镕范文林”的贺匾。文光书院的创建故事至今传为一段佳话。
而在浏阳北乡龙伏镇焦桥村,一个现代版的“文光书院”故事正在演绎。该村的焦解歌希望学校原本是焦氏宗祠,2004年,焦桥村与塅里村并村,焦桥小学面临撤销。在此情况下,焦桥村博士、时任海南医学院院长的焦解歌带头捐款筹集资金80万元,村组无偿捐献土地20余亩,并发动政府和社会出资捐款,共筹集资金398万元建成了现在的焦解歌希望学校。目前,这所小学有6个班近300名学生。焦桥村走出去的不少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曾在这所小学读过书。
瞿志民的3个孩子都特别会读书,二女儿瞿芳芳曾是上海生命科学院的博士,大女儿瞿芬芬和小儿子瞿攻都是硕士毕业,现在都毕业参加工作。瞿志民从小就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育,他的3个孩子平时学习都很自觉,一定要做完功课才看电视。二女儿瞿芳芳聪明,刚考到浏阳一中时,学号是16号,瞿志民知道是按成绩排学号后,回家后就跟瞿芳芳说:“班上还有很多成绩比你好的,希望你加油努力。”瞿芳芳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排到了年级第一名。瞿志民一家爱读书有传统,上世纪70年代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瞿志民和他的5兄妹都读完了高中,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如今,瞿家6兄妹大家庭中的15个孩子,有14个读了大学。
父母亲从小带孩子下地干农活,让孩子体会到农民的艰辛,要想鲤鱼跳龙门,只有读书一条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大学在龙伏镇焦桥村一带蔚然成风。焦桥村村主任焦攀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焦桥村出来的大学生有6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本科学历260人,硕士研究生103人,70后、80后博士13人。
石柱峰村 化工专家成为榜样
石柱峰村是浏阳市北乡地区一个不起眼的村子,由于交通不便利,基础条件落后,经济欠发达,是省级贫困村。但是,这里人杰地灵,学风浓厚。在这个5300余人的村子里,本科以上学历300余人,硕士20余人,博士11人。从这个贫困山村走出来一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化工专家罗方承。
提起罗方承,村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罗家的大儿子,那可真了不得!罗方承现年51岁,他本科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他不仅是柏岩村(现并入石柱峰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第一个硕士生和博士生。介绍自家孩子情况时,年过7旬的罗父满脸笑容,他说:“能把孩子培养出来,我和孩子妈妈内心都是非常自豪的,我们为他感到骄傲。”
罗方承所取得的斐然成就,离不开家里人竭尽全力地培养。罗家5兄妹,罗方承排行老大,下面还有4个妹妹。
要养育5个孩子,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轻,罗家兄妹打小要一边学习一边干农活。其中,罗方承和罗家大女儿学习成绩尤为突出。日子虽然贫苦,但罗家父母坚信,只要把孩子培育出来,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负担5个孩子的学费,对彼时罗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罗方承能够继续学习,罗家大女儿选择把机会让给哥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罗父罗母文化水平有限,但他们秉承着村里的传统信念,鼓励孩子继续把书念下去。
罗方承身上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也承载着村里人对他的期待,在罗方承之前,石柱峰村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罗方承不负所望,从大学生到博士生,再到化工专家,科研成就突出,成了村里人教育孩子的一个榜样。罗方承没有忘记培养他的乡村,积极支持家乡各项建设,出资为村里修路,资助贫困学生,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等,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专家解读
浏阳北乡素有 崇文重教的传统
“在浏阳北乡出现的博士村群,与当地崇文重教的传统不无关系。”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说,浏阳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宋代理学家杨时奠定了浏阳文脉之基,中国现今保存最好的文庙之一的浏阳文庙也是浏阳崇文重教的见证。
“位于沙市镇的文光书院一度号称浏阳八大书院之首,书院教学不把学生束缚于制举之业,而以造士育才为本。到现代,这种学风尤盛,以致浏阳北乡人才辈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就是龙伏镇人。” 陈先枢说,现在,书院虽然没有了,但还有学校,还有农家书屋。如秧田村,就有2所学校,1个很好的农家书屋。学校和农家书屋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为村里青少年的成长和村域文化气息的蕴涵,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浏阳市委宣传部门曾就博士村群现象展开过专题调研。该部门出具的调研报告指出:浏阳北区人因浓厚的耕读传家风俗的影响,在浏阳受到乡邻尊重,并成为学习楷模。由于资源相对缺乏、经济发展稍微缓慢等原因,浏阳北区日渐形成了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的社会风气,“砸锅卖铁也不穷教育”成为北区人的一致态度,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的氛围相当浓厚,形成了特色书香文化。这些都为博士村群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王文 整理)
■记者手记
不屈的浏阳北乡人
王文
浏阳博士村群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浏阳北乡“耕读”文化所孕育出的丰硕成果。
走访博士村的过程中,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在求学路上,北乡学子始终以“读书改变命运”为人生信条,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书写着“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当他们取得成功之后,也不忘回馈家乡:捐资建学、修路修桥,改变家乡面貌,开展经验交流,分享学习技巧,为后来者树立榜样。
在求学过程中,耕田不但没有成为莘莘学子跃出农门的阻力,反而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博士村群走出的许多博士,都有一段从小跟父母下地种田的经历,通过耕田从小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成就了当地独有的“耕读文化”。
在浏阳北乡,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博士村群,它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乡人继续奋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