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观察 > 正文


三静轩华玉清谈艺术创作

时间:2019-06-27 17:04: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导读]6月23日—6月25日,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2019年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在京举办。期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旅游美食推介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三静轩主人华玉清专门为驻华使节商务联盟主席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公使玛玛杜·萨拉赠送其书法作品《桃花溪》,并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

6月23日—6月25日,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2019年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在京举办。期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旅游美食推介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三静轩主人华玉清专门为驻华使节商务联盟主席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公使玛玛杜·萨拉赠送其书法作品《桃花溪》 ,并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美食推介会上,华玉清为驻华使节商务联盟主席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公使玛玛杜·萨拉赠送其书画作品唐诗张旭《桃花溪》

据悉,作为中国新生代画家代表之一,华玉清三十多年前就将视野转向中国传统艺术,潜心研究、学习八大山人、徐渭、石涛等中国古代艺术大师的书画艺术作品,探索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谈美:顺其自然

顺应时势,以变应变。“今天的人,永远写不出古人的字,这就是今天的‘新’。”访谈过程中,华玉清这样谈到。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在华玉清看来,大道神明精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但是我们今天对文化的理解(和古人)是完全不同的,古人对书法的理解是把玩,是书斋里较为私密的文化交流,比如偶得一个手札,大家一块去欣赏它的文化,在文化探讨中得到启示,然后再去探究字的技术”。

华玉清坦言,今天的书画市场,一是匠气过重,二是人们过于贪婪,如此便失去了艺术创作本身应有的真与美。

谈人生:逆锋起笔

文化若气,以养人而塑社会气质和民族精神。华玉清认为,书法和绘画的真正功能在于传承中华文化。文化养人,艺术养心,好比习书,每个人都要学会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所谓的“逆”是要能够经受得住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坦途坎坷,从容面对;所谓的“锋”是要藏而不漏,有容乃大,修炼心性;所谓转笔和收笔则是要将已经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身修养,犹如行笔过程要快慢得当,分清轻重缓急,克制而不毛躁。

正所谓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心。意在笔先,形在笔后,笔出有神,形神兼备。是为书法之道,亦为为人处世之道。

谈创作:涅槃花甲

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乃外滋。若非柱腹有万卷,求脱匠气焉能辞。在华玉清看来,中国的书画家不到60岁都不算真正的“成熟”。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谈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如此落笔自成风华,而这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与磨练。

华玉清认为,今天的时代是全世界最好的时代,每一个人文人有义务歌颂这个时代,接下来自己将继续尝试更多主题性绘画。“我还需要几年,一是要继续在技术方面进行探索,二是要在思想方面的有更多的融会贯通,下一步才是提炼。”



[page]

相关作品欣赏

作品《冬日暖阳》 中国画

作品《家园》 中国画 220cm×125cm

作品《家园》 中国画 220cm×125cm

作品《晚霞》 中国画 200cm×125cm

华玉清,1965年11月出生,斋名三静轩,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中国美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部副教长,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文化艺术网研究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政协松原市委常委,松原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松原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凤凰岭书院赵建成工作室画家。

他曾任2013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水墨丹青》特邀嘉宾;曾在《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等十余种报刊发表作品50余幅。《吉林日报》、中央电视台先后对其作过专题介绍。(魏金金)

编辑:zmh

关键字:静轩华玉华玉清艺术中国文化创作书法书画今天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