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与重生:长宁地震48小时救援安置目击记
时间:2019-06-21 09:20:43 来源:新华网
[导读]19日一早,在长宁地震重灾区的宜宾长宁县双河镇,人们惊喜地发现,因地震已干涸的葡萄井开始重新蓄水,并且水位还有不断上涨之势。
19日一早,在长宁地震重灾区的宜宾长宁县双河镇,人们惊喜地发现,因地震已干涸的葡萄井开始重新蓄水,并且水位还有不断上涨之势。
失而复得的不仅是翻滚了上千年的葡萄井水。长宁地震震后48小时,人员搜救工作基本完成,受灾群众得以妥善安置,基础设施排险加固工作全力推进,次生灾害风险得以有效防范。
搜救工作基本完成,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排险加固
17日22时50分,秦永秀从娘家回到双河镇葡萄井村8组家中,给刚参加完中考的女儿李雨秦切了一片西瓜。但是,5分钟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一切变得面目全非。
当晚,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珙县先后发生6.0级和5.1级地震。截至19日16时,地震共造成受灾人口243880人,因灾死亡13人,受伤220人,紧急转移安置52931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9532户20185间。
秦永秀的房子瞬间被夷为平地,三位亲人罹难。地裂还毁了村上那座历史悠久的葡萄井,满满一池井水,一个多小时就流干了。
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四川省主要领导深入震区,社会各界救援力量有序参与,人员搜救、伤病抢救、避险安置,尽快恢复水电供应、交通运输、通信联络,抢险救灾有条不紊。
记者从宜宾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在震后48小时内,各方救援力量3100余人全力开展人员搜救。目前面上搜救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正重点对房屋垮塌严重的废墟进行集中清理,努力确保无一遗漏。
18日晚间,躺在长宁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李雨秦仍然心有余悸:“多谢亲人、邻居和消防员叔叔。”截至目前,长宁县、珙县医疗机构已累计接诊100余名伤员,先后转送20名危重伤员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目前,住院人员伤情稳定,多数已实现好转。
在震中双河镇,水、电、气、路以及通讯恢复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目前,双河镇新城区已全部恢复供气,预计到20日,集镇内9个片区全面恢复供电。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目前无重大传染病疫情
18日夜间,双河镇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给当地闷热的天气带来些许凉意。30岁的双河镇居民冯勇背着刚满2岁的孩子,赶在雨势变大前回到了救灾帐篷中。“我家娃娃虽然地震那天有点受惊,但在这个安置点里有吃有住,感觉不那么怕了。”
冯勇所在的双河中学外操场安置点,是双河镇建立的三个临时受灾群众安置点之一。1000多名居民分散在200多顶帐篷中,组成了一个临时“大家庭”。在整个灾区,通过投亲靠友、利用安全避难场所、搭建帐蓬设立集中安置区等方式,受灾群众得以妥善转移安置。
“从18日早上7点开始,这里已经陆续发放了3批救灾物资,包括方便面、面包、矿泉水、床、被褥、洗衣液等生活物品。”双河中学安置点负责人李育川说,当地还在帐篷外立起了3块大屏幕,分别放着动画片、救灾宣传片和电影,以安抚受灾群众。
记者19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的帐篷、折叠床、棉被等救灾物资已于18日全部运抵灾区,并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据统计,截至19日,宜宾市共紧急协调调运帐篷2600顶、床5900张、棉被13000床、水和方便面各4000件、面包3000件到长宁灾区;调帐篷2850顶、床7680张、棉被13000床、水和方便面各10000件到珙县灾区,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居住和生活需要。
为确保震灾之后不发生疫病流行,国家、省、市卫生防疫专家深入长宁县,指导对双河镇水厂的出厂水、末梢水进行采样检测。据初步统计,对灾区安置点、医疗救治点等重点区域的清洗消毒面积约12.75万平方米;开展和健康指导工作,发放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单11000余份。目前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
积极防范次生灾害,为恢复重建奠定坚实基础
18日下午,震中长宁县双河镇仍然余震不断。镇中心的双河镇便民服务中心门口倒立着两张椅子,上面贴着“严禁进入”警示。
与此同时,地震灾区已经进入雨季,记者18日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6月20日至22日白天,地震灾区将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为防止强降雨引发洪涝、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更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区正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截至目前,宜宾市已完成62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排查工作。全市所有煤矿已停工,撤出所有人员,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对19家危化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
对于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四川要求逐点编制防灾预案,逐点明确专职监测人员,逐点落实监测预警、排危除险、避让搬迁等各项防灾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防灾预案,及时组织群众做好主动预防避让,坚决避免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宜宾市住建局赖晓东科长介绍,四川省和宜宾市住建部门组建了房屋安全状况应急排查组,对房屋限用、禁用的受灾户,全部安排进入临时安置点。经专家现场评估,地质结构确实不适合居住的区域,还将进行整体搬迁,目前省市专家正就此组织开展相关评估。(记者叶含勇、张海磊、童芳、陈地、杨迪、刘坤)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