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面推动者:黄河畔一碗面 梦着世界快餐的梦
时间:2019-06-21 09:03: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导读]中华第一面推动者马利民:黄河畔一碗面梦着世界快餐的梦一年卖出800亿元的中华第一面“这碗面,有肉,有汤,有面,简单快捷,方便实惠,是跟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快餐。”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说,我们会举行业之力,使兰州牛肉拉面真正成为世界快餐品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钟晓璐杨涛摄影报道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兰州拉面协会会长马利民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这碗面,有肉,有汤,有面,简单快捷,方便实惠,是跟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快餐。”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说,我们会举行业之力,使兰州牛肉拉面真正成为世界快餐品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杨涛 摄影报道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
兰州拉面协会会长马利民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甘肃兰州,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以上的牛肉面。柔韧、滚烫的口感是兰州拉面令人赞不绝口的关键。
抛开发源地的盛景不说,就在你我身边,兰州拉面馆近年来也是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于成都的大街小巷,风头十足。
事实上,这么一碗来自西北黄河边的面,正像它的“劲道”一样,征服着全国人的味蕾,“劲头”猛,“筋力”足。1999年,它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如今在全国开馆已达5万余家,带动就业上百万人,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产业。
黄河畔一碗面何以如此风行?
5月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乘坐通车不久的成兰动车,北上金城兰州,拜访了这碗面背后极为重要的一位人物——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他是兰州牛肉面从名不见经传到扬名中国餐桌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兰州牛肉面第四代传人马文斌表演拉面绝活。
牛肉和面粉的奇遇
——牛肉和面粉在兰州城“奇遇”,缔造兰州牛肉面,从地理、气候等诸多方面有它的必然性。
没有一种面食,能比兰州牛肉面更为全国人民接纳。
1999年,兰州牛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但过去很长时间里,它只是一默默无闻的地方美食。而如今,在中国面食界,兰州牛肉面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今天的中国南北城市,在其街头巷尾,兰州牛肉面馆随处可见。
为寻求兰州牛肉面的正确打开方式,拜访马利民,正是从清晨一碗牛肉面开始。“地道的牛肉面,牛肉要烂,汤要清,面要筋道。”说起兰州牛肉面的精髓,这位兰州牛肉拉面行业的掌舵人立即兴奋起来……
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这碗面。兰州地处东西交汇之地,各民族饮食在此碰撞,邻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盛产牦牛,西边的河西走廊生产小麦,兰州本地则盛产多种蔬菜瓜果……只等一双巧手,将这些食材进行完美搭配。
而这个人,便是马保子。
百余年前,兰州人马保子独创了“热锅子”牛肉面。他一头挑着盛有牛羊肉汤的炉子,一头挑着做好的冷面,沿街叫卖。如何才能实现现做现卖呢?反复试验下,马保子发现了“蓬灰”,它可以使面条反复拉扯而不断。
1919年,马保子在人流量较大的“东城壕”开了第一家面馆。食客落座,先饮用一碗汤,再品一碗面。实际上,兰州牛肉面诞生之初,走的是“高端路线”,食材考究,制作精细,注重环境,普通百姓很难吃得上。1925年,儿子马杰三接手后,改名为“马保子清汤牛肉面”,他在烹调手法上不断创新,慕名而来的食客越来越多——兰州牛肉面之名不胫而走。
兰州牛肉面被称为国民饮食,也是甘肃一带人们每天的必食之物。(资料照片)
提前出师的拉面奇才
——公私合营后,兰州牛肉面慢慢走向大众化消费。1963年出生的马利民是吃着牛肉面长大的,并且学艺1年余就提前出师。
马利民出生在1963年,他说自己是吃着兰州牛肉面长大的。从小能吃到牛肉面,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牛肉面走向大众化消费。
1956年,马杰三加入到公私合营的行列中,兰州牛肉面成为了国营企业,马杰三家族牛肉面的做法逐渐传开,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了大批的牛肉面师傅、牛肉面专业人员。
马利民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牛肉面行业的,迄今已有30多年。当年,他高中毕业,“觉得把拳锤后的一坨面,拉出发丝般的细面很厉害”,于是跑到牛肉面馆当学徒。
当了学徒后,马利民才发现,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就几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
汤怎么熬?肉怎么煮?萝卜怎么切?面条怎么拉?汤怎么浇?这些都需要师父手把手教。好在马利民很勤奋,上班比其他人早,下班走得晚,每天“泡”在面馆十多小时。加多少水、放多少盐,师父教了还要自己悟自己做,勤快且机灵的马利民,很快便被点通,学会了牛肉面制作的所有技巧,一年有余,他就提前出师了。
回顾四十余年从业,马利民不无感慨:“当初参加这个工作是因为喜欢,此后就对这碗牛肉面有了不解之缘,如今从事这个行业40多年了,和它有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会发挥工匠精神,把每一碗面做精、做细、做好。”
全世界都能吃到牛肉面
——各地美食从区域到全国,从全国而全球,人们的餐桌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元起来,马利民和他的同行们功不同没。
马利民师成之时,国家迎来经济大发展,不少人思量着如何把地域美食做到全国去。
在此大势之下,兰州牛肉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走出了兰州河谷。几年后,又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向全国大众快餐的转变。
马利民说,首届中国面条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兰州牛肉面的市场份额占到了面食的8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的兰州牛肉面馆已达5万余家,带动就业上百万人,年营业额约800多亿。一碗兰州牛肉面,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大产业。
不只是扬名国内,兰州牛肉面对老外也有着出人意料的吸引力。
马利民举了个例子。一位在北京留学的日本小伙子,回国20年后,仍念念不忘兰州牛肉面,后专程到兰州学习牛肉面制作,学成回日本东京开了家“兰州马子禄牛肉面”,竟成为当地最为火爆的拉面馆。
而今,紧随“一带一路”,兰州牛肉面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落户美国、俄罗斯、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发展网点200余家。
为地域味蕾“量身定做”
——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吃什么”,民生的改善同时也在促进行业的变化,马利民和同行们既恪守传统又敢于创新,努力做到“众口能调”。
兰州牛肉面的面型目前已多达12种,马利民掰着指头举例:牛肉面条宽泛地分为圆形面、扁形面、异形面。圆形面可以细分为毛细、细面、三细、二柱子;扁形面可分为毛韭叶、韭叶、薄宽、大宽;异形面分为荞麦棱、四棱子、空心面。
“要想拉出这些规格的面条,不但要臂力过人,还要讲究力道。”他说。
“师傅,来碗二细!”顾客点餐后,拉面师傅根据食客需要,制作拉面。“面一碗碗下,宽细自定。”各种型号的面条与香菜、蒜苗、辣子自由搭配,满足食客个性化需求。牛肉面不贵,全国人民都吃得起,还能吃得很好。在兰州当地,一碗牛肉面7块钱,北京、上海一碗面15元左右,高档一点的面馆可以卖到二三十元。
“这碗面,有肉,有汤,有面,简单快捷,方便实惠,是跟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快餐。”马利民说,消费者从进店开始,只需要五六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便可端上桌,这恰好迎合了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
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吃什么”,民生的改善同时也在促进行业的变化。马利民说,要坚持“和而不同”,既要恪守传统,又要敢于创新,基于这一点,牛肉面会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对味道进行调整,在上海,熬汤时就会放糖;在广东,熬汤时就会放人参;在四川,可以加一点点的海椒和花椒……
“兰州牛肉拉面看似是个小行业,但实质上是一个大产业,我们会举行业之力,共同努力,做大、做强、做精牛肉拉面,使其真正成为世界快餐品牌。”
中华第一面
公开的秘密
•百余年前,回族人马保子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锅中,清香扑鼻的热锅子面大受欢迎。牛肉汤的清与浊是检验牛肉面是否正宗的秘籍之一。
•马保子又在和面时创造性地加入了蓬灰水,这使得面团更加富于弹性•一碗绝佳的牛肉拉面应该具有汤汁清爽、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黄亮五个特点。
•要想拉出粗细不同的大宽、韭叶、毛细、荞麦棱子,不但要臂力过人,对力道的控制还要刚中带柔。
中华第一面·在兰州
甘肃兰州,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以上的牛肉面。
中华第一面·在全国
1999年,它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如今在全国开馆已达5万余家,带动就业上百万人,年营业额约800多亿元。首届中国面条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兰州牛肉面的市场份额占到了面食的80%。
中华第一面·在全球
兰州牛肉面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落户美国、俄罗斯、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发展网点200余家。
中华第一面演进简史
民以食为天。70年来,从果腹到营养,从单一变丰富,人们的味蕾越发挑剔,舌尖上的竞争愈发浓烈。
就在各地域面食争相挤上人们餐桌的竞争中,有这么一碗来自西北黄河边的拉面,像它的“劲道”一样,征服着全国人的味蕾。
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吃什么”,民生的改善同时也在促进行业的变化。
回顾牛肉面发展,马文斌说:“牛肉面经历了从马路道牙子上端着吃到现在坐在干净整洁的店内吃,从窗口自取到服务员端上桌,从没有配菜到有配菜的过程。”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