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作曲家吕其明谈创作:我要争分夺秒地再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时间:2019-06-16 09:55:05 来源:新民晚报
[导读]近来鲜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今晚现身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思南赏艺会首场活动,讲述他在创作《弹起心爱的土琵琶》等影视金曲背后的故事。活动开始前,他对记者说:“我现在的时间可以说在倒计时了,所以不太露面,争分夺秒地再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近来鲜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今晚现身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思南赏艺会首场活动,讲述他在创作《弹起心爱的土琵琶》等影视金曲背后的故事。活动开始前,他对记者说:“我现在的时间可以说在倒计时了,所以不太露面,争分夺秒地再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图说:吕其明出席思南赏艺会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出生于1930年5月的吕其明上个月刚刚过完90岁生日,回顾这一生的创作,吕其明深情地说:“我是喝着黄浦江的水长大的,这70年的创作经历有痛苦有欢乐,有坎坷也有辉煌,然而我更多的感觉是欣慰,因为我在这里实现了我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要给自己定位,吕其明自认为,最合适自己的“帽子”是抗日老战士、烈士后代、文艺工作者,最多再加一个电影音乐作曲家,“我尽了力,但也没有很大的功劳和成绩,其他的帽子我戴起来都不合适。”
抗日老战士:艺术源于生活
电影《铁道游击队》在创作时,无论是剧本还是原著,都没有提及配乐。吕其明就向导演赵明提出,影片从头到尾非常惊险激烈,充分展现了游击队员的英雄主义,但表现他们革命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却一点也没有。这时候,一首融合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就非常符合剧情需要。
图说:吕其明讲起往事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源自吕其明在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真实经历。他和很多游击队员共同生活过,他们半军半民,穿着便衣,拿着长矛、大刀、套筒枪,配合主力作战。这些人的口中绝对唱不出洋腔洋调,所作的歌曲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身份、情感和性格。吕其明回忆,因为写的都是他经历过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写作过程很快,且一字未改,作曲的时候就好像打开了时光闸门,思路喷薄而出。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地道的民间歌曲,但它又不来源于某一首山东民歌。吕其明提出,音乐创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有到有,一种从无到有,前者源自改编,而“土琵琶”显然是后者,它在民间歌曲里找不到“模特儿”,它是吕其明消化了大量鲁南民歌后化为自己的东西写出来的。他说:“学习民间音乐方面,我是几十年如一日下功夫的。”
[page]
图说:吕其明和乐手们合影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文艺工作者:机会是争取来的
1949年5月26日,吕其明随华东军区文工团来到上海,11月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一个19岁的文艺兵成为一位耄耋之年的文艺工作者,这70年真是让吕其明感慨万千。
相比其他的作曲家,吕其明的作品因为总与战争、工业题材关联,在电影中占比较小。如今传唱不衰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都是在吕其明的争取下才得以在观众耳畔响起。
在为汤晓丹执导的电影《红日》创作插曲时,吕其明发现,影片从头到尾都非常紧张,大的战斗场面像弓一样拉得非常满,他就创作了比较舒缓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然而,拍摄经费有限,胶片非常紧张,制作部门提出,这首歌得三段歌词实在太长,起码占用4分钟时长,影片最多只能放两段。吕其明坚持,每一段都有内容,层次鲜明,依次说的是家乡好、解放军好、保卫胜利果实,删去哪一段这首歌都会残缺。双方争执不下,汤晓丹在旁边不吭声,最后才慢悠悠地说:“那么——还是用吧。”正是大家的坚持,让这首歌成了多少影迷难忘的记忆。
图说:《谁不说俺家乡好》歌谱 图IC
电影作曲家:技巧要因“曲”制宜
吕其明强调,他的音乐永远是从内容出发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我所有的音乐都是标题音乐,我离开了标题没办法写作。”吕其明坦承,很多非标题音乐也可以出很多好作品,但他不行。他甚至谦虚地说,自己在作曲技巧上并不高明,只是用自己最适合的技巧表现他需要的东西。
现场,吕其明举了一个小例子,音乐理论家戴鹏海曾问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贺老,您的音乐修养那么深,为什么很多作品只用了一些简单的和弦?”贺老只回复了两个字:“够了!”吕其明深以为然,“我的作品里,都是非常一般的技术,包括《红旗颂》。越是单纯可能大家越是喜欢,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是我的想法,在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贯彻的。”(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