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观察 > 正文


2019世界邮展:方寸邮票见证新中国70年

时间:2019-06-13 08:3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新中国70年)2019世界邮展:方寸邮票见证新中国70年中新社武汉6月12日电题:2019世界邮展:方寸邮票见证新中国70年作者刘育英张芹1358套,4510枚邮票。正在武汉举行的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上,首次以专题形式展出了新中国建国70年来所发行的部分邮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届副会长李近朱说,70年来,在邮票选题、设计、印制、发行上,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每个环节都有新的信息传递出来。

(新中国70年)2019世界邮展:方寸邮票见证新中国70年

中新社武汉6月12日电 题:2019世界邮展:方寸邮票见证新中国70年

作者 刘育英 张芹

1358套,4510枚邮票。正在武汉举行的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上,首次以专题形式展出了新中国建国70年来所发行的部分邮票。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届副会长李近朱说,70年来,在邮票选题、设计、印制、发行上,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每个环节都有新的信息传递出来。例如,1949年到1950年间所发行的几套开国邮票,纪念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新中国邮票里程碑式的开篇。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展览展区可以看到,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是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共4张,邮票右下角标“纪1”,意为纪念邮票第一套;之后1950年2月1日发行的“纪2”,主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

“第四套纪念邮票是最重要的,名字非常响亮,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李近朱说,这套邮票从1949年4月份就开始策划,但直到1950年7月1日才发行,就是要把这套邮票印制得非常精致,期间图稿多次修改,邮资也经过调整。

在李近朱看来,新中国邮票另一个经典是上世纪60年代百花齐放的环境下,所发行的五套特种邮票:1963年的《黄山风景》、1960年的《金鱼》、1960年的《菊花》、1964年的《牡丹》、1963年的《蝴蝶》。这五套邮票因其精湛的艺术表现,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被称为“五朵金花”。

“这几套邮票有个特点,就是每套都在十几枚以上。”李近朱说,它们题材轻松,和百姓生活接近,也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1962年梅兰芳逝世一周年之际,《梅兰芳舞台艺术》发行。整套邮票8枚,共三种:有齿票、无齿票和小型张。其中有齿票发行了150万套,无齿票发行量很少,目前存世仅数千套。李近朱说,《梅兰芳舞台艺术》和1980年“猴票”发行仅几十年就成为“珍邮”,这是非常少见的。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邮政事业快速发展的40年。李近朱说,这一时期的邮票有四条主线,一是大事要事,二是国家成就,三是传统文化,四是大国外交。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发展等都成为邮票的主题。高铁、航天、三峡等主题邮票则反映了国家建设成就。

提到传统文化,不得不提到生肖“猴票”。1980年2月,中国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该票印刷精致,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猴票票面8分钱(人民币,下同),现在涨到1.3万元;80枚的全张,当时6.4元,现在150万元”,李近朱说,这套发行425.6万枚的邮票一经发行,就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热。

邮票的制作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宣纸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水果香味邮票《水果(一)》等邮票陆续发行,让邮票更加丰富多元。

展区内中国和巴西联合发行的《木偶和面具》邮票、中国与比利时联合发行的《陶瓷》、中国与埃及共同发行的《古代金面罩头像》,见证了中国邮票外交事业的成熟。

方寸邮票,定格世界各国历史文化长河最精彩的瞬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名片和文化窗口。新中国70年邮票,讲述了许许多多中国故事。

编辑:zmh

关键字:邮票中国发行70年世界李近2019方寸邮展猴票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