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借力地域传统文化名片 提升市民精神文化品质
时间:2019-06-10 11:49:48 来源:网上天津
[导读]地域文化以自身特色丰富拓展着中华文化,潍坊职业学院借力地域传统文化名片,以传统文化滋养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精神文化品质。以建设扎根本土、内涵深厚、特色彰显、辐射宽广的一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落脚点,探索构建“广内涵、育人才、推研发、强产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模式,在协同推进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潍坊文化强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地域文化以自身特色丰富拓展着中华文化,潍坊职业学院借力地域传统文化名片,以传统文化滋养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精神文化品质。以建设扎根本土、内涵深厚、特色彰显、辐射宽广的一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落脚点,探索构建“广内涵、育人才、推研发、强产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模式,在协同推进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潍坊文化强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广内涵——资源集聚,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共赢
融汇潍坊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和学院优秀教育资源,建设校内外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开展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挖掘拓展传统文化技艺、匠人精神的文化内涵价值,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体系。
国家级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引领,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与潍坊市博物馆、风筝博物馆、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及潍坊市非遗文化保护示范基地合作,政校企共建了17个校外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统筹规划学院奎文和滨海两校区的优秀资源,建成年画手绘室、手工制作实训室等校内文化实践基地,规划设计综合艺术馆,实现文化传承实践与艺术名品展示浑然一体,构建学院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集聚地格局。
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领衔,建设持续优化的文化传承教师队伍。邀聘12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领衔,选聘20余名民间工艺大师、技能大师担任指导教师,建立动态文化传承专家资源库;加强与潍坊非遗组织、文化团体、传统文化企业等沟通交流,采取集中培训、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轮训从事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大幅提升教师传统文化传承理论与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学院15位教师获得了工艺美术师等职业资格,18人深度参与校内外文化传承产业项目,12人次赴境内外一流学府或文化机构访学、研修,一支热爱传统文化、精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正在成熟。
育人才——教育普及,拉动校内外人才培育与长效发展
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推广普及活动,构建传承、研究、推广协同并进的特色传承教育模式,提升在校学生、社区居民、留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与审美水平。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将风筝制作与传统工艺、年画制版与套印及艺术欣赏类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结合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以公共艺术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拓展课程四个模块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工艺美术、手工、书法、绘画等选修课;遴选优秀课程与学习内容,进行在线建设课程建设;结合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特色与传承对象需求,开发技能技艺传承项目,建设数字化、互动化学习资源包,打造直观生动、有趣有益的传统文化项目传承教育信息化平台;实施“多元参与、校企联动”的工作坊成果共享模式,直接参与企业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艺术作品展览大赛获奖数十项。
拓展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创新“平台+社团”的文化传承传播模式。依托校内传承基地和大学生创业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成立了“潍水鸢飞社”风筝社团、“年画创意馆”年画社团、“纸彩剪韵社”剪纸社团等大学生传统文化社团,建立校内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与创业手工坊,以社团活动培育骨干,传播传统文化;依托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政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专家进校园,开展系列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技艺示范与交流研讨活动;依托潍坊国际风筝节、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文化博览会等高层次文化平台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品展、工作坊实践成果展、社团成员作品展等现场实践体验活动,展示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公众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成果转化;依托学院创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国际教育三大平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社区、出国门传承计划,有效提升了学院社会服务等扩展影响辐射面。
推研发——创新实践,提升高校文化传承与研发能力
依托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机构、团体,开展传承教育实践与研讨交流,提升文化项目综合影响力,为潍坊文化强市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依托高水平文化载体和文化研究机构,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交流研讨。依托潍坊市国际风筝节、鲁台文化博览会等国家、省级文化舞台,以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展示活动50余次,展示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公众的爱国心和参与热情,助推了以国际风筝节为典型标志的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打造;依托学院亚太国际多元文化协会、国际风联文化促进会等6个省级以上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加强以传承项目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教师在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审批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
集聚优势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与实践研究。集中校内优势科研力量,合理吸收校外优质资源,与“潍坊市风筝联合会”“潍坊市杨家埠年画研究所”“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联合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聚焦传统文化主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科学研究,将研究视野延伸至传统手工工艺复原、传统工艺数据库建设、工艺传承与创新、民间工艺与匠人精神提炼等多个层面;围绕校内传承基地建设,在职称聘任、评优树先、教师培养等方面出台激励制度,引导教师结合实践开展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组织编写体现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凝练和固化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实践成果,出版《齐鲁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导引》《“工匠精神”名篇诵读导引》等教材多本。
强产业——品牌带动,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与文化产业发展
以“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等地标文化打造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品牌,推动潍坊文化产业带构建、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与文化综合影响力提升。
发扬地域文化特质,打通多渠道、立体化文化成果展示交流宣传网络。建设综合艺术馆,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录制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流程,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文献,开展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志于此的民间志愿者参加,加强信息沟通与学术交流;扩展报纸、宣传栏、电子屏等传统宣传推介渠道,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在线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站和新媒体建设等,建设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平台,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传播手段的对接,拓展学习空间与形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辐射带动作用发挥。
由点到面辐射带动,打造学校、社区、国际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品牌。与潍坊文化单位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民间工艺美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品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校内开展“非遗传习大讲堂”“传统工艺文化培训班”“名师精品展”等活动,提升传统文化传承自信,并利用自媒体和网络加大传播面,由点到面地吸引更多青年学生主动参与;依托学院社区教育学院和文化创意学院,为社区居民、老年大学开设“风筝扎制比赛”“传统工艺制作”“民俗礼仪”“工艺大师进社区”等传承项目培训班,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老潍县的街巷”大型公益绘制活动等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实现校内资源向社区、社会的辐射带动效应;遴选传统文化样式,利用潍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心,开展文化传承创业营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传播者,漫悦美创业咖啡吧、向阳花广告设计、子衿阁服饰等项目成功创业;借助国际教育交流平台,为留学生开设剪纸、书法、太极拳等中国文化系列课程,组织留学生参观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等文化基地,参加潍坊国际风筝节、汉语朗诵比赛、书写比赛、中国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助推潍坊地域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拓展与辐射影响。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