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味道”:寄托情感 传承文化
时间:2019-06-07 10:5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6月5日,兰州市官方在兰州组织了“陇粽飘香‘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端午节文化沙龙”,兰州财经大学30余名来自加蓬、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留学生受邀体验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资料图)丁思摄中新网兰州6月7日电(记者丁思高莹)棕色的长发,流利的汉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外国留学生安仪莎认真地包着粽子。这是她来中国的第五年,也是第四次在甘肃兰州包粽子。
6月5日,兰州市官方在兰州组织了“陇粽飘香‘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端午节文化沙龙”,兰州财经大学30余名来自加蓬、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留学生受邀体验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资料图) 丁思 摄
中新网兰州6月7日电 (记者 丁思 高莹)棕色的长发,流利的汉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外国留学生安仪莎认真地包着粽子。这是她来中国的第五年,也是第四次在甘肃兰州包粽子。
“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有各式各样的美食,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与安仪莎家中聚少离多的情境不同,她很喜欢团聚的氛围,“在这里,我们共享美食,分享彼此的快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
兰州市日前组织了“陇粽飘香‘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端午节文化沙龙”,兰州财经大学30余名来自加蓬、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留学生受邀体验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
卷粽叶、包糯米、填馅料、裹叶子、系粽绳……“中国通”的安仪莎已能熟练掌握包粽子的秘诀,几分钟不到,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在她手中成型。
操着一口浓重“陕西口音普通话”的安仪莎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东干族,来中国学汉语既是“寻根”,也是对未来梦想的追逐。
2015年,安仪莎和姐姐一起来到兰州财经大学,成为了该校国际教育学院第一批留学生。“刚来时,一句中文也不会说,我们和老师依靠肢体语言交流。”安仪莎说,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中国学生的帮助,“他们带着我们一起参加文化体验课,不仅让我的语言有了飞越进步,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春节,安仪莎留在了中国朋友家,喜庆的中国春节让她深深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每个节日,中国人会自己做传统食物,这些食物都寄托着他们对于生活和下一代的情感,如八宝饭、元宵、饺子等等,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文化,并教给下一代不断传承。”
然而,“包粽子”对于来自非洲加蓬21岁的奥巴马来说,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他说,参加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是要动手参与食物的制作,“我做得不好,但很开心和这么多人在一起,享受美食,聊天,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
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4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共计26.06万人,占总人数的52.95%。
吸引26岁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阿兰来中国学习的则是“中国技术和多彩的文化”。来中国前,阿兰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一家石油公司工作,“我们的公司和中国交流合作非常多,我希望能在中国学习更多石油方面的新知识,还有商务经济的专业知识,对于未来就业很有帮助。”
兰州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马小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说,该校目前已接受来自15个国家120多名来华留学生,他们已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的“文化使者”。为了让外国留学生融入当地文化,该校通过举办讲中国故事、丝绸之路文化体验课、“一带一路”一家人等特色活动,让他们感知中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异乡有一个温暖贴心的“家”。(完)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