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三园有望合围 形成完整格局 这要感谢一位85岁老人
时间:2019-05-27 08:33:24 来源:央视新闻
[导读]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昔日的皇家园林成为一片废墟,原本的围墙被毁坏殆尽。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外围墙的修复工作一直在持续。如今,外围墙已基本修复完毕,下一步,圆明园的正门——大宫门将启动保护展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昔日的皇家园林成为一片废墟,原本的围墙被毁坏殆尽。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外围墙的修复工作一直在持续。如今,外围墙已基本修复完毕,下一步,圆明园的正门——大宫门将启动保护展示。已修复完毕的围墙与大宫门连接起来,圆明三园将实现合围,形成完整的圆明园总体格局。
保护圆明园遗址长期以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其中有一位香港企业家,对圆明园遗址保护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就是著名爱国人士、慈善家曾宪梓先生。
1993年 曾宪梓捐800万,资助圆明三园外围墙修复工作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历史上内外围墙总长度约为17000延长米,墙高约2.8米。1860年,圆明园被毁后,遭受近百年的掠夺、破坏,原本的围墙已被毁坏殆尽。
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规定:“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同月,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并拨专款40万元,修复长春园东、北、南三面围墙。然而,简单的修复却远远没能让圆明园恢复昔日的光彩。
1993年3月,时任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来到圆明园遗址参观,呈现在他眼前的圆明园围墙尽毁,一片沧桑。没有再三考虑,他当即表示愿意捐资800万元人民币用于修复圆明园围墙,抢救、保护圆明园遗址。曾宪梓的这笔捐款加快了圆明园围墙修整工作的进程,对圆明园大遗址保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99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3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圆明园管理处曾设立“曾宪梓先生捐资修复圆明园围墙纪念碑”,用以纪念并感谢曾宪梓先生的爱国之举。到今年,这块“香港墙”已经在圆明园矗立20个年头,它向每一位游客安静地讲述着曾宪梓先生的爱国之心。
△5月24日,曾宪梓雕像在圆明园落成,85岁的曾宪梓先生来到现场。
5月24日,曾宪梓雕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三园交界举行。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李博表示,这是用以感谢曾宪梓对圆明园大遗址保护做出的贡献,传递曾宪梓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信在曾先生的带动下,一定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保护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给予更多的支持。也呼吁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圆明园、为圆明园大遗址保护添砖加瓦。
截止到2008年10月,圆明三园外围墙基本修复完毕,共计约11170余延长米。从根本上改变了圆明园当时界限不清的现状,实现了圆明园“圈起来、清出去、管起来”口号的第一步。
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 李向阳:
“现在的圆明园在地下的五十公分到一米之间,所以城墙看上去没有那么高。 我们在原来的基址基础上,按照现在的地平,对原来的山形水系进行恢复。 ”
大宫门启动保护 圆明三园有望实现合围
圆明园的正门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南端,通常称为“圆明园宫门”或“大宫门”。目前,大宫门是圆明园中唯一尚未恢复正门功能的区域。下一步,大宫门将启动保护展示,并与修建的这些围墙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圆明园总体格局。
历史上大宫门片区是圆明园的前朝区,是圆明园三园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宫门区,居圆明园四十景之首。皇帝在圆明园处理政务的前朝区也设在大宫门内。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宫门被焚毁。后来,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重点修复了大宫门,但并未修复完成就停工。大宫门在随后的100余年时间里逐渐荒废。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