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产业链让农民种上放心田(话说新农村)
时间:2019-05-10 06:43:50 来源:人民日报
[导读]完善产业链让农民种上放心田(话说新农村)各类经营主体合理分工、有序协作,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让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日前到一个贫困县采访,遇到这样两件事。县里有两个村常年种植马铃薯,村民长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收益不高。两年前,两个村里的能人发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自组织了百十户村民一起种马铃薯,但面向市场两家合作社发展境遇截然不同。
日前到一个贫困县采访,遇到这样两件事。县里有两个村常年种植马铃薯,村民长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收益不高。两年前,两个村里的能人发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自组织了百十户村民一起种马铃薯,但面向市场两家合作社发展境遇截然不同。
其中一家合作社“链接”上龙头企业,按照订单繁育指定品种,公司提供农资、技术等服务,高于市场价收购,合作社组织种植,从种到收都没烦心事,农民种上了放心田。另一家合作社就不一样了,没有“龙头”带,农资自己筹,销路自己找,市场好时农民收入尚可,去年一遇到价格下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合作社理事长唉声叹气的样子至今难忘。
农户经营规模散、小、弱,是很多地方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升效益离不开有效对接大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但是,农民组织起来了、规模扩大了,就万事大吉了?恐怕也不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市场渠道,规模优势要想转化成市场优势,可能会困难重重。
规模优势如何才能转化成市场优势?这需要各类主体之间合理分工、有序协作,建立一个从田头到市场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事实上,每类主体都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比如田间地头的生产是农民最擅长的,就该交给农民去做。生产组织、农资统购、技术支持等事情,一家一户农民做不了、办不好,则是合作社的优势所在。开拓市场、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等,则应交给龙头企业去承担。任何一环没跟上,都会影响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上面两家合作社的不同境遇正说明了这一点。
道理简单,做好并不容易。时下一些工商资本下乡,就绕过合作社,替代农民种地,经营规模发展的不小,产业效益却难发挥出来,投资失误的案例不少。原因在于,大多农业生产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殊产业,难以进行工厂化的生产,只有让生产者成为农产品的主人,才有助于实现精耕细作、提质增效。正因如此,家庭经营是农业的必然选择,把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聚合到产业链条里,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激活现代农业活力。
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离不开政府助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财政奖补、金融扶持等政策,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吸引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乡村,带动农户共同闯市场。也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好它们“一头连农户、一头连龙头”的桥梁纽带作用,紧密利益联结,激活市场,激活主体,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同时,应完善公共服务,比如在发布市场信息、推广科学技术、监管产品质量等方面持续跟进,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总之,产业链条完善了,各类主体分工明确了,农民种地的忧心事就少了,大伙儿分享更多农业发展红利,才会真正感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