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消费 > 正文


学习类APP涉黄为何屡禁不止?准入门槛低监管难顾及

时间:2019-05-08 07:42:07

[导读]学习APP涉黄屡禁不止:别让色情低俗玷污了教育“互联网+”作者:绍亮来源:中国科技新闻学生:有了APP,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学习了!家长:唉,我担心APP害人啊!编者按:如果说成人的手机已被各种APP内的广告、游戏甚至是色情、软色情低俗内容弄得焦头烂额,那么,对于侵入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内的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呢?那叫:防不胜防!试问,这些学习类APP运营者是怎样的恬不知耻、才能够毫无底线的毒害无辜天真的孩子啊?

学生: 有了APP,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学习了!

家长: 唉,我担心APP害人啊!

编者按: 如果说成人的手机已被各种APP内的广告、游戏甚至是色情、软色情低俗内容弄得焦头烂额,那么,对于侵入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内的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呢?那叫:防不胜防!试问,这些学习类APP运营者是怎样的恬不知耻、才能够毫无底线的毒害无辜天真的孩子啊?

这些学习APP胆敢顶风作案,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市场需求大、准入门槛低、违规成本低、监管难顾及。

随着“互联网+”不断成熟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传统单一的线下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互联网+教育”即在线教育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各种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小程序因其能实现及时互动反馈、提高学习作业效率等特点,深受师生欢迎。

据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在2017年借助“直播”实现了规模化变现,2018 年市场规模达2517.6亿元,付费用户数达1.35亿人,未来短期内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

APP开发者自然也瞄准了中小学校学习类APP这一巨大的市场,想方设法争夺这块阵地,争取从中分一杯羹。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有人为教育产业创新注入新的活水,却也有人为挣快钱不惜踩红线,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之义抛之脑后。

学习类APP涉黄等问题突出

教育APP涉黄已从个别现象演化为社会现象,各种“学习类App暗藏黄段子”已成为各大媒体曝光的重点。

去年1月份,未来网曾连续曝光“互动作业”APP涉黄,该APP存在有大量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色情互动信息,而在其官方微信“作业小互”中,也包含性暗示的内容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在一款号称“中小学生学习好伙伴”的APP“作业狗”上,社交功能的“遛一遛”版块中,常常可以见到“全网处CP”“刷赞送会员”等信息。在其“醉校园”聊天区,还发现有用户不断发黄色图片和引诱性文字,多次投诉仍然封不住。而且其聊天区基本是不设防的,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为用户发布照片和言论,有些涉黄内容2017年就出现了,运营商一直没有采取任何屏蔽措施。

去年底,南方都市报测评30家热门教育类APP也发现,学习宝、天天练乐乐课堂两家APP的社区版块内含不良内容,其中学习宝内有未成年人发亲吻自拍、大尺度照片等软色情内容。

经济日报报道称,有的APP还可以通过充值人民币获得“道具”。在一款名为“阿凡题搜题”的APP中,其内设的“脑力挑战中心”中有速算、成语、诗词、英语单词等游戏比赛,用户可以通过购买“显示答案5次”“提示10次”“消除干扰20次”等道具,来提高获胜几率和排名。

《法制日报》报道表示,有些在线教育类App,不安心进行单纯的教学,反而陆续加入了类似通信工具的加好友、加圈子、发动态和娱乐、动漫、鸡汤文等内容,甚至还有游戏专区、购物专区,诱导或强制消费、师资质量不过关,隐藏网络游戏,暗含色情低俗信息等乱象较为突出。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手机App强制收集、使用隐私用户隐私信息,在不经意之中侵害用户合法权利,严重威胁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甚至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尤其是对学生用户来讲,信息倒卖甚至带来人身安全隐患。

有害APP为何屡禁不止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明确要求停止使用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

自《通知》下发后,大批APP被整治下架,但仍有部分APP顶风作案,上述不符合规定的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市场需求大、准入门槛低、违规成本低、监管难顾及。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类APP的开发准入门槛低,无需教育机构资质,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开发者甚至可以是个人。这些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收益,会把端口开放给互联网广告分发平台,让其在页面投放广告。一些游戏开发商深知孩子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重要消费群体,在APP中链接游戏,以学习之名吸引更多流量到其游戏界面,进而得到更多“变现”机会和广告开发价值。

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作业答案”,发现许多APP显示为“由个人开发”,点开之后有的将直接进入游戏链接,有的甚至全是游戏。

业界普遍认为,学习类APP诸多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运营商的违法成本过低。即便被查处,最多只是封号、封域名、封IP地址等,运营商是很容易绕开这些封禁卷土重来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赞同上述观点,并补充道:“由于受商业利益的驱动,违法成本较低,再加上监管没有完全跟上,诸多乱象又涉及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统一管理。”

遏制乱象须雷霆协同手段

在教育类APP的风口浪尖,道德、舆论谴责顶多算口头警告,要想改变现状还得相关法制法规来治理。

为治理校园APP,教育主管部门数祭重拳。继年初发布《通知》后, 3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提出要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开展校园APP专项调研,研究制定规范校园APP管理的意见,探索建立规范校园APP管理的长效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李建华教授表示,目前从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都已经有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践中相应的法规规定还要细化。除了教育部门之外,像公安、网信、工信等多部门也都要参与进来。此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就是加大执行力,比如要求网络运营商,必须加大审批力度加强监管,一经发现违规,立即关停下架。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除了政策的严厉监管之外,企业要推进行业的自律,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也应当发挥各自的作用,一同促进在线教育的规范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德良表示,学校以APP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或补充学习的材料,应当对特定的APP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承担审查义务,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学习类APP的开设,以及存在涉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内置游戏等问题,承担监管职责;最后,家长对孩子要起到监管和教育引导的作用,比如控制上网得时间,审查上网内容等。

资料来源:新华社、经济日报等

 

编辑:zmh

关键字:教育涉黄学习监管游戏内容信息门槛色情部门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