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 看天津“三宫”的前世今生(图)
时间:2019-05-03 09:47:26 来源:每日新报
[导读]完整保持“庄王府”历史痕迹 极具品位的文化旅游景区 百年沧桑 看“三宫”的前世今生(图) 田娟
摄影 花青
南开人民文化宫,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三宫”,是天津市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油红的顶梁柱、明亮的屋顶翠瓦、古朴的石板路……人们口中“津门庄王府”的风采,镌刻在了每砖每瓦之上。历经多年的时代变迁,经过近百年的风吹雨打,虽承载的功能不尽相同,但这个古建筑依然是“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板块中极具魅力与品位的文化旅游景区。
宏伟气派 光辉往昔的古建筑
说到王府,大家肯定对影视剧中的各种王宫府邸熟知,但为什么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两朝,北京是“府”最多的地方?按《周礼·天官大宰》所称,“百官所居曰府”。不过,后世则仅以贵族和大官爵的居处为“府”。
坐落于南开区白堤路西侧,也有一个颇为有名的“府”,人们习惯称之为“津门庄王府”。其占地有18000平方米,如今名叫南开人民文化宫(民间也称天津三宫)的中式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由花园和三进四合宫殿式建筑及东西两侧游廊构成。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绿瓦,朱漆门窗,装饰多鎏金彩绘。影壁、石狮、石坊、华表、御河、拱桥、戏楼、月台建制整齐,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该古建筑群在天津市区内规模最大、建制最完整,198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1913年—1914年,江苏督军李纯将北京西直门外原明代大宦官刘瑾的府邸买下,拆下的建筑部件,如琉璃瓦、雕梁画栋、墙砖、石雕等,进行编号,原样拆卸运抵津,依照个人爱好异地重建。终于在1923年竣工,其建筑结构与当年的王府建筑基本一致,故民间有天津“王府”之称。
斗转星移,“李纯祠堂”的名字或许早已淹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不过提起天津之前那个“旧书市场”,却是大名鼎鼎。当时,每到周末,前来淘宝寻书的人络绎不绝。多年前,旧书市消失了,一度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当时想到的是,这座宅院终于保护起来了。”一位住在白堤路附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老人回忆说,幼年的他仅仅知道这座深宅大院里面住的是个“大将军”,后来才获悉原来这座宅院还有那么丰富光辉的往昔。
一踏进这深宅大院,很容易就能体会出王府建筑的宏伟气派。
天津市区有众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较浓郁的本地特色,还有的像广东会馆具有岭南风格。只有李纯祠堂非常特殊,其由清代内务府进行统一的设计、营造和管理,遵循较严格的王府建筑制度和工官制度,是较为标准的清代官式建筑。历史上,天津的很多古代、近代建筑,像海河楼行宫、柳墅行宫、慈禧行宫、张园、静园、庆王府等都有皇族色彩,但有的已经无存,有的则是近代建筑,而李纯祠堂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算作“沾有皇气”,是清王朝的历史见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旧书市场 无数人淘书的“天堂”
也许人们对李纯祠堂的名字有些陌生,不过,提起“三宫旧书市场”,却是大名鼎鼎,天津爱书之人可能没有不熟悉的,一到周六、周日,前来淘宝寻书的人络绎不绝,这里就成为买书、卖书人的乐园,甚至不少外地卖书、买书之人也纷至沓来。曾经位于南开人民文化宫的旧书市曾是当年华北地区最大的二手书市场,也是从前无数人淘书的“天堂”,最繁盛的时候平时能有60多个书摊,周末能达到200多个。
据一些老人回忆说,当时卖书、买书的交易就在大殿之间宽大的院落里。靠西侧院落的几间破屋和院落一周的屋檐下是用铁皮柜子围成的所谓固定的常摊,摊子上杂乱地排放着各式书籍。院落中间则是用铺板搭的大摊,也有用破布、塑料垫成的小摊,热闹时大摊子十几家,小摊子几十家,买书、卖书人聚集着一百多人。
“什么书都有,旧的教科书、杂志、旧报纸、旧照片、旧宣纸、书画习作、旧信封……一应俱全,仿佛让人置身于历史的长河,像过眼烟云似的温习现代史的许多片断。如果有品相好的或完整的一套,便放在显眼的地方等着卖个好价钱。你可以用2元钱买到一本寻了很久的杂志,当然也有开价胡天黑地的,就是残本也视若拱璧,其实那版本并不难得。”老人们说,当时交易的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旧书,很多人逛“旧书交易市场”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
除此之外,上世纪60年代,南开人民文化宫发挥其规模优势,在重大节日期间,举办“文化庙会”“游园大会”“民间花会”等大型群众联欢活动。每年举办“消夏晚会”“春节和元宵灯会”等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国家及市歌舞、戏曲、话剧等艺术团体曾到此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赵燕侠、裴艳玲、童祥苓等亦曾在此献艺。
历经变迁
修旧如旧重现风采
上世纪50年代,天津市建立了第十一区文化馆。1956年,改名为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文化宫。当时的文化宫还在南开区二马路,一直到1958年,修缮了李纯祠堂后,南开人民文化宫才搬到了如今的白堤路。
“其实并没有‘三宫’这样的官方说法,只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段时间文化宫承载了工人活动和群众活动两方面的功能,所以被大家称之为‘三宫’。”南开人民文化宫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古建筑内许多木质结构已经开裂,露出深深的木纹,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殿外部彩绘已经风化严重,很多地方都已经痕迹全无。2008年5月,南开区政府启动南开人民文化宫古建筑群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在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修复。修缮工程完整保持了“庄王府”——“李纯祠堂”的历史痕迹,按照“原结构、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标准进行了设计和施工。修缮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工程、内檐工程、外檐工程、花园复原、配套设施改造完善等五方面工程。修复后的古建筑群继续保持了清代宫廷“青砖、绿瓦、红门”的建筑风貌。
在修复过程中,不但保护了李纯祠堂现有的清代建筑特征,也保护了在建设李纯祠堂时添加的其他元素,包括不符合亲王府制的古建筑元素、墓园元素、近代建筑元素等,如中轴线上的石牌坊、华表、戏楼、近代铺装、部分建筑的板条抹灰顶篷、门窗隔扇的五金件等,而不是按照《大清会典》等资料对亲王府制的要求和现存清代亲王府的面貌去把李纯祠堂复原为一个“纯粹”的清代王府。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田娟
图片除署名外
由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提供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