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国内外文物火灾事故屡发,清史专家介绍“雍正帝如何防火”

时间:2019-04-18 09:01:36   来源:澎湃新闻

[导读]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清史编纂委员会官网4月15日正好发布了一篇《雍正帝的防火意识》,介绍了清代,尤其是紫禁城的防火知识。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主体建筑发生严重火灾。

当地消防部门称,在近400名消防员的四个小时努力下,巴黎圣母院的主建筑结构得以幸存。火灾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赶往现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巴黎圣母院火灾的痛心。大量路人自发聚集在圣母院附近,遥望火灾地点,下跪祈祷,希望这栋800多年的古建筑能够扛过灾难。

中国国家文物局也在16日晚间发布《近期文物火灾事故情况通报》时表示:“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以及文物火灾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同样为文物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读史可以明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清史编纂委员会官网4月15日发布了一篇《雍正帝的防火意识》,介绍了清代,尤其是紫禁城的防火知识。

这篇文章的作者李国荣出生于1961年生,辽宁建平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历史档案》杂志社社长,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宫史研究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档案专家领军人才。

钻研清史多年,李国荣的主要著作有《清朝十大科场案》《实说雍正》《帝王与佛教》等14部。另外,他还担任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典志⋅科举志》所附《科场案》项目主持人,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总撰稿、《故宫》清宫档案总顾问。

李国荣在文章中介绍:走进紫禁城,不论是登上三大殿台基,还是来到东西六宫,随处可见又粗又高的铜缸和铁缸,统计其数,总共308口,算得上是明清皇宫的一个特殊景观。然而,这数以百计的大缸并不是养鱼栽花供人观赏的,而是用来贮水救火的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宫中防火措施。皇宫防火是大事,历朝皇帝都强调再三。清代的雍正帝不但关注宫中防火,对官衙和民间防火也很注意。

在“宫中防火”一节中,李国荣介绍:清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宫殿毗连,又全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宫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幼年时代,雍正帝就耳闻康熙十八年(1679)太和殿因人为失火被烧的惨状。直到他20岁时,即康熙三十六年,太和大殿才在废墟上重建起来。这件事给雍正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故此,雍正帝登基后,对宫中防火事宜抓得很紧,曾谕令“紫禁城内每年冬令禁饬火烛”,并经常告诫宫内人员“宫中火烛最要小心”。

雍正帝登基后,对宫中防火事宜抓得很紧。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

雍正帝要求,宫中的房屋建筑要进一步增加防火构造。清代皇宫分前朝和后宫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办公区,后宫是帝后生活区。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设有防火墙。雍正帝认为,这些防火墙固然重要,但也还有漏洞。据《国朝宫史》载,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雍正帝发现乾清宫两侧的日精门、月华门向南一带的围房后面有做饭值房,便对值房人员说:“虽尔等素知小心,凡事不可不为之预防。”不久又发现做饭值房时常有火星儿在房檐处飞闪,便即刻降旨:速将围房后檐改为风火檐,即使是十二宫中的大房,有靠近做饭小房之处,也一律改成风火檐。这里的风火檐,又称封护檐,主要特征是梁头或斗栱等木构件不暴露在外。根据雍正帝旨意,总管内务府大臣责成造办处将宫中临近做饭之处的房檐,全部更改为封护檐式样,“以昭慎重”,防患于未然。

清宫有一支专职消防队伍叫火班,昼夜值班。雍正时规定,火班人员由步军校2名、步军40名,内务府所属护军8名、披甲人20名、苏拉20名,銮仪卫校尉10名,共100人组成。按规定,火班人员必须是“年力尤为强壮”“操演技艺娴熟”“妥固整齐者”。由总管内务府衙门负责,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实战演习,平时“按期派往该班,令其更换,以备防范火烛”。每日,火班由“该班司官内管领等管辖稽查”。

为使紫禁城内火班建制固定化,雍正帝对内务府官员说:“紫禁城里该班人内作何分派,及派出之人俱在何处住班之处,尔等区划,永远可行之。”(《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在紫禁城内西北部的咸安宫前墙西有块空地,内务府在这里盖了25间板房,作为火班值宿住所。

当然,偌大的紫禁城,只靠百十号火班人员防火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规定,所有在宫内值班的官员、侍卫兵丁也都有“戒火”之责。据雍正七年统计,宫内值班官员、侍卫兵丁共1288名,值宿点37处,每一个值宿点都配有“应用防火器具”。这样,专职的火班和值宿的官兵便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紫禁城防火网络。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紫禁城的火班及千余名侍卫兵丁,都处在皇宫的外围区域,平时王公大臣要入内廷都极其不易,更何况那些普普通通的兵丁,倘若内廷的东西六宫发生火情等突发事件,将如何处置?显然,这牵涉到祖制和不可逾越的宫规。雍正帝明白火患非同小可,感到有必要将内廷太监组织编队,使其适应指挥管理,以应付突发火情。

为此,雍正五年十一月颁发谕旨:“旧年造办处太监等抬水救火,虽属齐集,但少统领约束之方。可将宫内太监编集成队,每队派头领一名,每十队立总头领一名,不但救火,即扫雪、搬运什物用人时,只须点某头领,彼自齐集所属,同往料理。纵使人多,各有头领约束,必不至于紊乱。”(《国朝宫史》)如此一来,内廷禁区一旦发生火情,便可由太监头领指挥普通太监和火班侍卫人员进行扑救,不至因手忙脚乱而没了章法。不难看到,雍正帝对宫内防火的每个细节,都是煞费苦心的。

另外,京中大臣和八旗官兵也有入宫救火之责。宫内万一发生火灾,总管太监须立即打开宫门,放外臣从最近路线入宫灭火。八旗官兵更要迅速参加救火,并有明确分工:东南失火由正蓝、镶白两旗赴援,西南失火由镶蓝、镶红两旗赴援,东北失火由镶黄、正白两旗赴援,西北失火由正黄、正红两旗赴援。

雍正帝还大力强化紫禁城内的防火设备。康熙时期,随着火枪火炮等西洋武器的制造,清宫制造了一种西洋激桶。雍正五年二月,雍正帝看到宫内防火力量空虚,存有漏洞,于是提出:与外边相比,“紫禁城内更属紧要,理应特行派人防范火烛”,明确规定紫禁城内“额设激桶8架”。这种激桶,其主体是一个木制的水箱,水箱的内里挂有一层锡皮。水箱中央立有将军柱,将军柱支撑着杠杆压梁,压梁连接着将军柱两侧的两个活塞。当使用时,把水箱灌满水,两人用力压动杠杆两端,两个活塞轮番内外压水,由顶端的管道射向大火。这种激桶的构造比较复杂,压力也较大,可以把水喷射几米高。今天,在北京故宫还保存着这种激桶,它通高1.54米,水箱长0.69米,宽0.59米,深0.44米,而且,灌上水还能照样使用。

在清宫,除按雍正帝的旨令确保8架激桶之外,还有铁锚、斧镢、长杆铁叉子、长杆钩子、长杆麻刷、蜈蚣梯子以及大小水桶、扁担、绳索等各种消防器具,分布在乾清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几个要害部位,常备不懈。

雍正帝为消除紫禁城火患所采取的一系列防范应急对策,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载,紫禁城的火班官兵,在乾隆、嘉庆和光绪年间,先后多次增添。特别是嘉庆十九年(1814),拟定了《紫禁城内及圆明园火班章程》,数年后又制定了《紫禁城火班章程》。可以说,紫禁城在此后没有发生像明朝那样频繁的火灾,是与雍正帝重视宫中防火分不开的。

编辑:zmh

关键字:清史专家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