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时评 > 正文


加快发展中小银行是“急小微之所急”

时间:2019-04-02 08:49:49   来源:金融时报

[导读]迄今为止大部分上市银行已公布2018年年报,其中透露出银行业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是,从去年的业绩看,银行业也出现了一定大小分化迹象,即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利润飘红、不良率降低,正在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健发展”,而部分中小银行则受到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营收增长放缓、利润下滑,面临着维持资产质量和控制风险的较大压力。中小银行的发展与小微企业的命运休戚与共。

迄今为止大部分上市银行已公布2018年年报,其中透露出银行业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是,从去年的业绩看,银行业也出现了一定大小分化迹象,即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利润飘红、不良率降低,正在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健发展”,而部分中小银行则受到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营收增长放缓、利润下滑,面临着维持资产质量和控制风险的较大压力。

中小银行的发展与小微企业的命运休戚与共。银行业要想服务好小微企业,中小银行的发展必须走强,占比也需要更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在其文章《新结构经济学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中提到,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要素结构不一样,产业技术的风险特性不一样,它对金融需求的特性不一样,金融服务的特性也应该不一样。早期应该以地区性的中小银行为主,在此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地往大银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的方向发展。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应该防止在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过度赶超,即直接以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作为其自身金融结构。发展中国家生产活动集中在传统农业以及微型、小型或中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制度赶超的后果可想而知,即金融业未能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林毅夫的观点可以被归纳为,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从金融业角度看,还是从实体经济角度看,发展阶段尚属“早期”,而早期金融结构应以地区性中小银行为主。但是,我国的银行体系长期以来由大型机构主导,而大型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存在固有短板,其资源偏向于流入国企、地方政府平台,或是囿于一些行政性因素,流向了一些低效率的经济部门。因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这一政策思路,实际上就是在金融供给侧支持中小银行做多做强,通过结构调整建立更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的银行体系。

为厘清银行业未来结构调整的方向,林毅夫在其与孙希芳、伍晓鹰合著的论文《银行结构和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实证分析了中国的银行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小银行市场份额更高的省份,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发展速度更快;而非国有银行市场份额更高的省份,非国有企业比重更高的行业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

显然,中小微企业绝大部分是非国有企业,并且有相当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根据林毅夫等人的研究,我们显然需要改变银行规模过大、过度集中的特征,有必要加快地区性中小银行的发展,以更好地支持产业比重较高、劳动相对密集、规模相对小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这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支持地区性中小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我们支持地区性中小银行发展的脚步可以再加快一点,这是急小微企业之所急、满足民营经济发展之需的好做法。

加快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需要监管与科技赋能。对于支持小微企业,监管层对银行已经在数量、利率、户数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当看到,这柄监管“利剑”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造成的压力是不同的。中小银行在行业话语权、定价权、抗风险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既要完成监管要求又要保证商业可持续,还要做好风险控制,压力很大。因此,监管赋能中小银行,就是要在提高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等方面对中小银行多做一点,同时为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提高其支持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科技赋能主要是借助科技手段,帮助中小银行在做小微金融时更便捷地收集客户数据信息、更精准地监测与防控风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手段的作用,在小微金融领域,相关部门可以适当给予更多的创新空间。允许更多的金融创新将进一步激发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参与小微金融服务的热情,从而提升小微金融的供给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小微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下一步,应鼓励更多金融机构探索数字小微金融业务,以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编辑:zmh

关键字:小微发展金融中小银行银行企业结构经济支持林毅夫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