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尊重韵味还是尊重标准 古诗词读音究竟怎么定

时间:2019-03-28 09:48:31   来源:光明日报

[导读]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在黄金时段热播。在节目中,“日月被光泽”的“被”字被读成了“p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唐韵》,“被,皮彼切”,通作披。“被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在黄金时段热播。在节目中,“日月被光泽”的“被”字被读成了“p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唐韵》,“被,皮彼切”,通作披。“被,《说文》讲是寝衣也,在唐代的两个读音均属仄音,现代汉语字典不应当作读音的主要参考。”沈文凡说。

随着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兴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与日俱增。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语文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古诗词的读音争议,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诗词之美呢?就此,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文字学、音韵学及古典文学学者。

是否应按古音读古诗词

“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读“qí”不符合平仄,“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斜”读“xié”不利于押韵,如果说按普通话朗读有损古诗词的意境,那么,我们是否能按古音朗读,像古人一样诵读他们的作品呢?

是否能按古音读古诗词,那要看怎样理解“古音”。沈文凡介绍:“汉语自古以来有很多变化,唐宋的语音系统与今天又有许多不同。”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认为,按唐宋人的读音来读古诗词,实际上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语言学家经过各种研究,对古音语音系统有个大略的认识,但只能推测大致的读音。今天我们能否按照这些读音来和古人对话?实际上做不到,古音是个语音系统,而拟音在具体读音上与古音还有差别。”

语音发展的变化也有规律可循。有些音今天读起来丝毫不影响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如读《静夜思》,用普通话读大家完全能理解,对古诗韵律的美也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另一些诗词的朗读就受到了古今语音变化的影响。“律诗、绝句、词讲究押韵和平仄格式,这两点和语音演变有直接关系,唐宋时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今天已经没有入声,所以遇到平仄格式时会有改变,对押韵的影响可能较大。”苏培成说。

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韵脚“看”按今音读四声,意思能懂,但和“安”押韵不太和谐。又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查《广韵》和“家”“花”都在麻韵,本来是押韵的,如果读作“xié”,大家很难接受,但读成“xiá”也不是古音,这其实是“叶音”式的注音。

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也认为,古音是古代一个共时的语音系统,今天的学者虽然可以根据语音发展规律构拟出古音,但是如果照此读诗,大多数人听不懂,反而丧失了语言基本的交流功能。历代读古诗文,其实也都是按照当时通用的读音来读的。针对主张用方言读古诗的观点,音韵学家唐作藩也早已指出,用山西平遥话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和谐了,但是读其他诗就不见得押韵了。实际上,今天并没有一种方言可以将古代诗词的韵脚都读得押韵。基于上述原因,孙玉文认为,诵读古诗词还是应提倡使用普通话读音。

“唐诗宋词中所有读音都严格按照古音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沈文凡表示,重要的是让今人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声律之美,领悟作诗在语音方面的规律。

“无论古今的字书还是韵书的读音,都是当时知识分子根据汉字的实际读音审定的,无论何时,字音的审定都会以某个特定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以洛阳话为标准的《切韵》音系代表的是古代中原的读音,它与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差异较大。如果以当代普通话读音来朗读唐诗宋词,韵律不合的情况会经常发生。因此,古诗词的朗读,应该以合乎汉语语音演变规律的现代语音为标准。”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钟如雄说。

是否要按古音押韵

在广州大学教授吴相洲看来,阅读古诗词使用古音还是普通话需要平衡把握,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韵脚部分,如需押韵可以照顾古音读法,声律坏了就不成为诗词。其二,不同音代表不同含义的字应读古音,如“一骑”的“骑”(jì),代表一人一马,读成“qí”意思就错了。

唐代贺知章的“乡音无改鬓毛衰”问世后,唐宋几百年间都没有人讨论这首诗的押韵问题,到了明朝有学者开始讨论这一问题,认为“衰”“回”“来”不押韵,就建议改成相当于今天“cuī”的读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麦耘介绍,有学者指出这个字本身就不押韵,但这也不确凿,因为在唐朝“衰”和“回”“来”这两个韵部的字有时也通押,虽然不是主流。

而关于诗词格律问题,苏培成认为,用粤语来念可能和古音稍近些,但这也不是古音,只是“旧读”。此外,古音变化得太多了,全部体现在字典上也无必要。“读诗词要把诗词的意境理解透彻,要知道诗词原来是押韵的,只是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变得不押韵了,了解这一点本身就是文化传统。随意改变字音迁就朗读,不是维护传统,而是把传统庸俗化了。”麦耘说。

沈文凡认为,今人作诗可以押普通话的韵,但吟诵古诗时,押韵处要变读。“关键是要符合诗歌规律。中国留存了许多有文字记载的韵书,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一定要继承。”

“变读”是否应止于吟诵

在何种场合接受变读,也是专家热议的话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双新指出:“一般大众朗诵古诗词还是应以审定读音为准,因为这是根据语音发展演变规律所知道的最有依据的读音。从事《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研制和修订工作的专家会考虑到某个读音在古今历时之间、普通话与方言共时之间的关系和依据,更要考虑到不同读音是否有明确的别义功能,以及大众的实际使用状况,绝不是几个专家坐在书斋‘定则定矣’。”

更多观点认为,临时“变读”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接受。刘禹锡《乌衣巷》、韩翃《寒食》都涉及“斜”这个字,如果读“xié”,则失去了韵律美。“朗读诗词时临时变音大家都愿意接受,这种情况我觉得应灵活处理,让理论照顾到实际的语言运用。”苏培成说。

“大学上古汉语课,老师就教我们不要按临时改变来念,但一定要解释清楚原来是押韵的,需要了解古韵,需要知道不同时代语音是不断变化的,不同地区的读音也是不一样的。至于在某些活动中朗诵古代诗词,其性质与课堂教学就不完全一样。比如用某一种方言来念,恰好展现了古诗词押韵的特点;但如果按照现代音来读,可以临时改变一下读音,因为朗诵会上让大家体会到的不只是古诗词的意义,还有古诗词的韵味。”北京大学教授王洪君表示。

“‘一骑’的读法,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对与错的问题。”沈文凡建议,像“一骑”这种与意义相关的古音一定要在字典、词典中有所标注。“如果图省事,在教学和字典编纂中一刀切,那么以讹传讹,就可能丢掉汉语的丰富内涵。应该在辞书编纂中标注出多种用法和读音,不能让语音承载的功能消失。这并不会增加负担,妨碍规范,而是尊重事实,传承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沈文凡说。

孙玉文也指出:“以前《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保存了大量的旧读,这充分证明了推广普通话和适当保留旧读没有太大矛盾。而且适当保留旧读,对于推广普通话是有促进作用的。不过近些年,有的辞书编纂者删去了很多旧读。事实上,旧读不仅是读音问题,还涉及对古诗词的理解。”他认为,适当保留一些旧读,能帮助读者阅读理解古书。另外,删去一些旧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跟古诗文教学活动形成“两张皮”,势必造成教学和语文规范上的混乱,得不偿失。(刘博超 李睿宸)

编辑:zmh

关键字:读音古音古诗词语音押韵诗词普通话沈文凡汉语标准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