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与否?叶永青有必要也给公众写一封公开信
时间:2019-03-19 12:31:44 来源:成都商报
[导读] 新闻背景 3月18日,已沸沸扬扬半个多月的艺术家叶永青涉嫌抄袭一事有了最新进展。艺术家叶永青授权一公众号发布了自己的一封公开信,回应“涉嫌抄袭”的质疑。声明随后在雅昌艺术网上得以公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封公开信中,他表示:“您认为我是一个‘骗子’,靠‘抄袭谋取暴利’,而且我的身后有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可是这都不是事实!
3月18日,已沸沸扬扬半个多月的艺术家叶永青涉嫌抄袭一事有了最新进展。艺术家叶永青授权一公众号发布了自己的一封公开信,回应“涉嫌抄袭”的质疑。声明随后在雅昌艺术网上得以公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封公开信中,他表示:“您认为我是一个‘骗子’,靠‘抄袭谋取暴利’,而且我的身后有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可是这都不是事实!”叶永青在信中还表示为了更顺利地处理该事件,后续事宜将由律师协助处理,并在文末附上了律师声明。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尝试跟叶永青联系,但一段时间以来多次致电、发信息,对方均未回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谢礼恒
中国艺术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西尔万,在事件发酵数天后迎来新进展,3月18日,叶永青在其朋友圈发布写给西尔万的公开信,否认“骗子”、“抄袭谋取暴利”、“身后有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说法,称“这都不是事实”。与公开信一起发表的,还有一份律师声明,声明不希望舆论对叶永青进行“有罪推定”。
叶永青的公开信被媒体报道后,再次引起众多网友的传播与解读,毕竟“抄袭事件”被曝光已经有些时日,这个时候当事人的正式发声,最能让关心此事的人们得到进一步地了解事件走向。叶永青的公开信,态度与真相,必然要有一个,否则“声势浩大”的舆论,不会得以缓解。
很显然,在公开信中,叶永青的态度是有的,而且阅读者能感到,他的态度是鲜明而“激烈”的——叶永青先是表明了“时间、空间、文化等方面的距离”,然后否认了全部“指控”,并以律师声明的方式表达了“不希望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声音。但从舆论反应看,这个“态度”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来了更多的质疑,质疑的重点是,叶永青并没有让公众产生接近真相的感觉。
真相只有一个。在法律与专业鉴定介入之前,态度是通往真相的入口。叶永青想要还自己一个清白,必然要先在态度上不要封堵通道。最真诚而坦然的态度,必然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对自己的创意源头与创作过程进行主动而全面的阐释,对画作“雷同”进行主观意义上的分析或辩驳,接受专业人士的比对与鉴定,把法律作为保护自身权益的最后、最有力的保障。
但叶永青忽略了前面几个要素,直接把法律拿了出来当盾牌。但从声明来看,他也只是表达自己所保留的法律权利,并没有启用法律手段来捍卫名声。
严格来讲,哪怕叶永青保持缄默,也是他的权利一种。但鉴于“抄袭事件”话题已经从业内蔓延到大众层面,已具备“公众事件”的特征,既然发公开信,那么内容必然要对此有所回应。此外,叶永青作品已经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且不乏众多拍出数百万元高价的作品,牵扯到众多拍卖者、购买者、欣赏者的知情权,作为公众人物,叶永青也有第一时间予以解释的义务。
西尔万方面表示,鉴定艺术品抄袭的法律手续非常繁琐,他们并不打算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而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此事。两方的态度相比,一个事实已经凸显--即法律在界定艺术品抄袭方面的滞后与模糊。这也意味着,如果法律不能较快而且准确地给出真相,那么真相就有可能一直漂浮于批评、争吵、诡辩、逃避等组成的“迷雾”之后,原创者的利益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到现在,叶永青与西尔万之间,存不存在抄袭,是不是都是原创作者,已经到了必须向真相挺进的地步。在西尔万放弃使用法律时,也不是没有别的途径来“维权”,比如来中国开画展即是良好的做法,让诸多的专业观众与普通观众,一起欣赏画作,中国有句古话,“公道自在人心”,那个时候西尔万与叶永青,或会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既然双方暂时都没有启动法律程序的做法,国内外也没有专业机构表达主动介入的意愿,那么在现阶段,抄袭与否只能停在语言与观点的争论层面。叶永青给西尔万写了公开信,是一种自辩方式,但没法满足公众对真相的渴望,所以,叶永青也很有必要给公众写一封公开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人们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以艺术家、创造者的身份,给予专业且耐心的解释,这何尝不是一种最为简单易行的自我保护?
【作者简介】
韩浩月,1970年代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文化评论员,专栏作家,著名文化评论人,媒体人。出版有作品集《世间的陀螺》多种。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