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产业 > 正文


故宫将联手高校合建中国第一所文物医学院

时间:2019-03-08 14:30:2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导读]全国政协常委、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受访者供图十三年前,应用化学博士宋纪蓉离开高校,走进故宫博物院的大门,从此,她在故宫修文物。宋纪蓉热爱她的工作,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她介绍自己是故宫文物医院院长,“我们是全世界第一所文物医院,专注于保护好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语气中满是自豪。

全国政协常委、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 受访者供图

十三年前,应用化学博士宋纪蓉离开高校,走进故宫博物院的大门,从此,她在故宫修文物。

宋纪蓉热爱她的工作,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她介绍自己是故宫文物医院院长,“我们是全世界第一所文物医院,专注于保护好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语气中满是自豪。

另一方面,她也有着自己的忧虑,文物保护人才的缺乏,有文物堆在库房“自生自灭”的现实,大众对于博物院越来越高的期待,都让这位严肃的学者觉得,让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让文物“活起来”的事业中,迫在眉睫。

宋纪蓉告诉记者,下一步,故宫博物院将和一些高校联合,建立中国第一所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实用型、符合文物保护修复需要的文物医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文化遗产将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文物医学院

“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匮乏是全国的问题”

你一直提到故宫文物医院,那别的藏馆的文物,也能拿到你这里来“诊脉看病”吗?

宋纪蓉:故宫有186万件套的藏品,故宫的文物医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物医院,这里有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文物来到这里就像病人走进医院,也要“挂号”“分诊”,“治疗”完毕后再出院与观众见面。

在文物的修复上,兄弟博物馆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无私帮助的。比如说,河南考古研究院,大概在2007年的时候,他们出土了两大包青铜碎片,全是碎片,但复原后是9个鼎。

今年你在“委员通道”上接受采访时也说到,故宫将建中国首所文物医学院,所以,故宫已经担起了为全国培养文物修复人才的职责?

宋纪蓉:老实说,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匮乏是全国性的问题。一方面,总体上看,在全国还有许多文物在库房中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就是因为修复人才的匮乏。但是另一方面,招选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又感觉特别困难。因为,文物保护是一个新型的学科,需要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方面人才,这样的人才属于综合边缘交叉学科培养出来的人才。

眼下,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的专业。那我们故宫文物医院招的人才里头,一定要有人文社科,比如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的,来搞古书画临摹和修复,有清华美院雕塑专业毕业的,来做木器修复这些。那我们还有自然科学,比如我就是应用化学的博士,同时还需要工程技术方面的工科学生,比如说还有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宝玉石鉴定的博士。

下一步,我们要和高校合作,建立中国第一所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实用型、符合文物保护修复需求的人才。

“故宫模式”

“各地有各地的特点,不必生搬硬套”

这几年,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创意,故宫越来越走入普通人群,更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很多地方都希望借鉴故宫的模式和经验,你觉得有哪些“故宫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宋纪蓉:其实各地有各地的特点,我个人而言,觉得他们都做得非常好。比如说你们四川,天府之国,历史悠久,我去过很多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动感三维数字的展厅,体验感就特别强,我坐上去,感觉和真的水淹过来一样,还有三星堆,很震撼。

可能四川这边文物相关的外延产品没有故宫丰富,对此,故宫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

宋纪蓉:还是那句话,各地有各地的特点,我觉得不必生搬硬套,对吧?你们要根据文物,根据地域文化特点,来思考怎么让观众愿意回头再来。按照这样的思维,关键问题就是你要把更多的精美藏品,通过展览、宣传教育的形式,用现代的手段传播出去。就比如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张大千的藏品可以说是全国最好最丰富的,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我每次去都要认真地看。

编辑:zmh

关键字:文物故宫人才宋纪蓉修复中国第一所医学院保护高校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