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穿越 你听得懂古人说啥吗(图)
时间:2019-03-03 09:48:46 来源:每日新报
[导读]《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关于孔子的一段话:“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就是说,孔子在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
《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关于孔子的一段话:“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就是说,孔子在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都是用雅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雅言就是文学语言,就是举行重大典礼(如祭祀、会盟)时的工作语言,说雅言当然就用雅音。
人们对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对古典文学名篇、优秀的诗词作品朗读、吟诵的兴趣日益高涨,甚至许多少年儿童也加入了进来。于是其中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古代的雅音?雅音是怎么变化的?当代人与古人说话相差究竟有多远?对于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施向东教授,给大家来科普一下古代汉语和音韵学的知识,纠正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
雅言是古代用于交际的共同语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地域广大,方言众多,需要一种具有权威的、大家公认的、便于交际的共同语。“雅音”就是有资格作为共同交际语的“雅言”的语音。
古代的雅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国古代史很漫长,有先秦两汉的上古,有从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中古,有五代以后到晚清的近古(近代),不同时期的雅音具有不同的面貌,习惯上,人们把《诗经》音系作为上古雅音的代表,把《切韵》音系作为中古雅音的代表,把《中原音韵》音系作为近代雅音的代表。
人们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那里的语言也是最纯正的。东周以后,洛阳长期占据了帝王都邑的地位,中原语音就成为雅音的标准。南宋以后,帝王都邑远离洛阳,中原音仍是权威的雅音。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明初朱元璋下令编辑《洪武正韵》,仍说“以中原雅音为定”。直到清代中期,官话的标准音才向北京音转移。
中原雅音长期居于汉语标准音的地位,这与国家的长期统一、社会生活的交流频繁、交通的便利是分不开的,与文学的发达,教育地位的崇高以及科举制度的推行是分不开的,也和历代重视字书、韵书的编写、修订以及造纸和印刷术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学好文言文能和孔子当笔友
古代没有记录语音的设备和技术,我们只能通过书面文献来了解当时的语言。现存的汉语文献绝大多数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言文记录下来的就是古代的书面语。书面语跟口语一直是有差别的,但是,起先这种差别很小。诚如鲁迅《门外文谈》中说的,文言文不过是先秦人们口语的摘要。比如《论语》一书,绝大部分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们的语录,跟后代的文言文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随着口语的历代发展变化,它跟保守的文言文的差别逐渐扩大并且越来越大。到清朝,白话小说《红楼梦》的语言跟今天的汉语北方话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几乎同时代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语言,却还跟两汉隋唐的文言作品没啥不同。当然,这里说的“没啥不同”,主要是就文字、词汇和语法结构说的,至于读音,那差别就大了。比如论语中“甚矣吾衰也”这几个字的读音变化:
汉语文献中语音发展演变的痕迹
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并没有因为古代没有记录语音的技术而失去踪迹,相反,它在我国历代丰富的文献传承中留下了清晰的记载。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汇集了9353个汉字及1163个重文(异体字),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声符记录了该字的读音。大部分形声字的声符与该字同音,而有些则不同音,这就表明该字造成之后,语音发生了变化,使声符与整字的读音发生分歧,有的声母歧异,有的韵母歧异,有的声调歧异,等等。比如“潘”从“番”声,“悲”从“非”声,重唇音b/p跟轻唇音f谐声,这证明了“古无轻唇音”的理论;“召”从“刀”声,“瞠”从“唐”声,舌头音d/t跟舌上音[d/th]>zh/ch谐声,说明“古无舌上音”的理论是对的。现代学者经过科学论证,证明了汉语中轻唇音声母f是从古代的重唇音声母[p/ph/b]演变而来的。另外,《说文解字》还用“读若”的术语指明了语音的变异,如:“珣,从王,旬声,读若宣”,“莠,从艸,秀声,读若酉”,从中可以看出声母、韵母、声调发生了变化。
《说文解字》是先秦到东汉语音变化的宝库。东汉刘熙《释名》说:“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这也是重要的语音线索。
再如,历代经师注解经典,多有语音方面的内容,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集了汉代到六朝经典注解的资料,其中语音资料非常丰富。
文学作品中,古人用词讲究双声叠韵,《诗经》《楚辞》中不可胜数,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古音声母韵母的大量材料,尤其是诗歌的押韵,材料更是浩如烟海。诗歌韵脚的研究,一直是古音研究的重要线索。明朝陈第研究了《诗经》《楚辞》的押韵,写了《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比如他指出,“母”字总是与杞、止、喜这些字押韵,“京”字总是跟疆、堂、常、王这些字押韵,“马”字总是跟组、旅、土这些字押韵,说明古代就是跟明朝有相同的韵,因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南方地区
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成分
上古时期,华夏民族说汉语的族群主要居住地在黄河流域,后来逐渐向周围扩散,长江流域也分布了说汉语的许多诸侯国。而北方游牧民族持续的南侵,使说汉语的族群进一步向南寻求生存和发展。最早从北方迁到东南沿海地带的北方居民与当地原住居民融合,形成了吴语、闽语区。先秦及以后,中原居民由于驻军、屯垦、迁徙等原因深入岭南,跟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粤语区。汉末三国分立对峙、东晋南渡、南北朝对峙,加强了南方汉语方言的进一步发展。唐末战乱和宋代金人南下、宋室南迁,进一步造成北方汉人向南迁移,促成了客家方言、赣方言的形成和发展。由于这些方言区形成于上古和中古时期,移民带着上古和中古汉语的一些特点,使得今天的汉语南方方言保留了许多古代中原汉语的色彩,比如南方汉语方言普遍保留入声调,吴方言保留全浊辅音声母,粤方言保留唇鼻音韵尾m,闽方言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声母,等等。中国南方没有像北方地区那样经历过北朝、辽金的长期统治,即使元朝和清朝那样全局性的统治,由于山川阻隔,南方汉语也没有北方汉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语言的影响大,因此它们保留的古代汉语的成分比较多。
周边民族对汉语语音
也产生了影响
在汉语区的周边,长期居住着说阿尔泰语、藏缅语、苗瑶语、侗台语、南岛语、南亚语等等各种语言的各民族居民,在汉人跟他们的交往中,汉语与这些语言长期接触,语言自然会互相影响,汉语影响了周边的语言,也受到了周边语言的影响。从语音方面说,汉语中原音原来没有“先喉塞”一类的辅音,但是跟侗台语、南亚语、南岛语接触较多的语言,如吴语、闽语、粤语中却有先喉塞辅音。还有,粤方言的广州话中元音有长短之分,如三sa:m,心sam。汉语其他方言中都没有这种现象,现代学者构拟的汉语中古音中也没有这种现象。但是,粤语所处壮语区的包围之中,而壮语中正好有元音区别长短的现象。很明显,粤语的这一特点恰好是两者语言接触的产物。汉语的一些西北方言,声调丢失严重,有的方言只剩两种声调,甚至只剩一种声调,这些方言正在从“声调语言”向“重音语言”演变。这是西北地区汉语处在非声调语言的包围中的结果。
汉语北京话除了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外,也表现出一些古代汉语没有的现象,比如轻声和儿化现象非常突出,双音节词中轻重音区分的倾向明显,有些学者甚至预言,北京话也可能会由“声调语言”演变为“重音语言”。这与北京话比起其他汉语方言更多地受到阿尔泰语的影响不无关系。本版撰文 资料整理/孙铭霞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