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观察 > 正文


揭秘姓氏来源:“东郭”确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时间:2019-03-02 08:56: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张、王、赵、刘……这些姓氏听起来再普通不过,但却可能包含许多人不知道的历史渊源。近来,一场正在举办的“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成为热点。记者实地探访本次展览,经采访得知,中国的“姓氏”来源颇多。有的以“图腾”为姓、有的以“官职”为姓,期间还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不少姓氏颇为有趣。展厅内一角。

张、王、赵、刘……这些姓氏听起来再普通不过,但却可能包含许多人不知道的历史渊源。

近来,一场正在举办的“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成为热点。记者实地探访本次展览,经采访得知,中国的“姓氏”来源颇多。有的以“图腾”为姓、有的以“官职”为姓,期间还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不少姓氏颇为有趣。

展厅内一角。上官云 摄

既有故事又有珍贵文物的展览

这场“姓氏文化主题展”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第三展厅。从入口进去右拐,经过一段不长不短的过道,宽敞的展厅便呈现在眼前了。

进入展厅,如果从左手边开始观展,首先能看到的便是对姓氏来源的讲解。整场展览正是以中华姓氏源流为主题线索,涵盖“姓氏来源”“改易姓氏”“稀见姓氏”“姓氏趣谈”四个单元,展示了不同姓氏蕴含的传奇典故。

与其他同类型展览不太一样的是,本次展览与文字、图片相配合展出的还有精选的百余种两百余件珍贵文物,一起印证中华姓氏的缘起和演变。

比如,有包括侯氏孟姬铜簋、卫伯须铜鼎、曾大工尹季怠戈、盅鼎等54件青铜器,刻有姓氏文字的甲骨45件,以及珍贵族徽拓片32件等。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还从国家图书馆藏万余种姓氏、家谱文化典籍中选取《世本》《元和姓纂》等46种53册精品。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相互验证诠释,既扩大了典籍的观赏外延,又提升了器物的文化内涵。



[page]

展厅内的一些展品。上官云 摄

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这场展览将在4月上旬正式结束,自从开幕以来,一直比较受关注。

“姓”与“氏”的起源

有句话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姓氏文化。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是标识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

不过,“姓”和“氏”最初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女性为中心形成了若干母系氏族部落,为了区分不同血缘的部落,各个部落都产生了自己特有的标志和符号,这就是最原始的姓。

当时,部落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子女出生时知母不知父。中国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全部从“女”字旁,也恰恰反映了“姓”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氏”则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南宋郑樵《通志》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气子孙之所自分。”

一般来说,那时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而无姓无氏。到了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战国时期,姓和氏走向普遍融合,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平民逐渐也有姓了。

展厅内正在参观的观众。上官云 摄

“姓氏”有哪些来源?

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随口都能说出几个姓氏,但要深究它们的来源,却可能很少有人了解。总得说来,姓大概有图腾符号、封国封地、官职、封国封地等几个来源。

古代生产力比较差,更不要说上古时期,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认知水平很低,有些部落便以某种崇拜物作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图腾崇拜”随之出现,有些图腾成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而一些动物图腾如豹、虎、龙、马、牛、羊、鱼等,渐渐成为得姓来源。

羊这个姓氏,大概会让很多人觉得奇特,但确有其“姓”。东汉有一名廉吏叫羊续,在担任南阳郡太守期间,一个府丞向他进献一条生鱼,羊续将鱼悬挂于庭,表示拒绝贿赂,获得“悬鱼太守”的美誉。后来,“羊续悬鱼”被用来形容为官清廉。

另外有一部分姓氏来源与官职有关。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一部分管事官员的子孙后裔便以这些官职称谓为姓氏,据考证,出自官职的姓氏有上官、侯、史、郎等。

古代统治者为了有效控制领土和疆域,一般会选择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有些诸侯所在封地的后人,便以封国或封地为姓氏,像诸侯国齐、鲁、晋等,后来皆成为常见姓氏。



[page]

“姓氏”改易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

随着历史演进,“改易姓氏”的情况也出现了。据专家介绍,这是一种特殊的姓氏文化现象,在姓与氏合为一体之前,姓与生俱来,基本不会发生改变,氏的使用却并不固定。正如顾炎武所言: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上官云 摄

秦汉以来姓氏合并,一个人或者全族改易姓氏的事儿变得多了起来。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却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其中还包括了风俗习惯、历史变迁等社会原因。

比如,帝王赐姓改姓。秦代之后,赐姓成为天子表彰功臣、为其加官进爵的重要方式之一。“七下西洋”的郑和便是类似情况。

但皇帝赐姓,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也有帝王会赏赐一些“恶姓”表达贬损惩戒,武则天便曾赐姓唐高宗前皇后王氏为“蟒”,显然不怎么含有褒义。

有时候,古代人为了躲避灾祸,也会主动改变姓氏。只不过很多时候新的姓氏会通过增减笔画、读音相近等方式,与旧日姓氏保持一定联系,以示不忘祖先血脉。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出于避讳君王名字等原因,有的姓氏也会改变。“姓氏改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

有些姓氏很古老,有些姓氏很有趣

正是由于姓氏有改易的过程,所以,有些姓氏很古老,有些姓氏比较“新”。例如,嬴姓始于尧舜时期,传为少昊之姓,渊源相当久远了。

据记载,颛顼帝有个女儿(也有一说为孙女)名曰女修,相传她吞玄鸟之卵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生伯益。这个孩子辅佐大禹治理水患,开垦荒地,获赐嬴姓,伯益即为嬴姓始祖。

据说,先秦国家中以嬴为姓的有秦、梁、徐等。秦人是从少昊东夷部落中分化出的一支,西迁至西蛮之地。除了秦以外,嬴姓国家都在东南方。文献中的嬴姓又作“盈”,嬴姓名人包括秦襄公嬴开、秦始皇嬴政等等。



[page]

展厅内的参观者。上官云 摄

另外有一些姓氏特别有趣。比如很多人小时候读过的“东郭先生”故事,历史上确实有这个姓氏。而且以出生地或居住地特征为姓氏,也是中国姓氏的一个大来源。

据说,齐桓公的后代分别居住在齐国都城外城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一代,古人称外城为“郭”,这些人的后代分别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氏。此外,东门、西门,东方等均属于此类。

“融合历史底蕴”的姓氏文化

中国的“姓氏”,其实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演变过程。专家表示,先秦时期的古姓只有数十个。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繁衍,中国的姓氏数量不断增减变化,总的趋势是逐渐增加。

查阅汉代王符《潜夫论》、应勋《风俗通·姓氏篇》,其中各收录姓氏大约五百个。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辨证》收录姓氏2101个;到了清代张澍的《姓氏五书》中,就已经收录姓氏5129个。

有时候,古人选取“姓”多少显得有些随意:以植物花卉为姓,以天干地支为姓……连跟日常生活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姓。国家图书馆收藏有一些生僻稀见姓氏家谱,证实巴、火、宦等姓氏,也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些姓氏,却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小的作用。班固《白虎通义》如此描述姓的重要作用:“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正如一位参观本次“姓氏文化主题展”的观众所说,“姓氏”不仅已经深入中国人内心,更是社会伦常的重要部分,而如果能有机会多了解一些姓氏文化,也是一大趣事。

编辑:zmh

关键字:姓氏东郭来源展览上官云文化展厅主题本次问祖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