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万台住宅电梯中 使用时间10年以上有4.2万台
时间:2019-02-17 12:51:13 来源:工人日报
[导读]北京市11万台住宅电梯中,使用时间达10年以上有4 2万台【新闻广角】老旧小区电梯治理的北京探索编者按电梯老化,是每个住宅小区都会面临的问题,哪怕是如今看上去很光鲜的中高档小区。除了电梯之外,小区的其
电梯老化,是每个住宅小区都会面临的问题,哪怕是如今看上去很光鲜的中高档小区。
除了电梯之外,小区的其它公共和配套设施,也终会面临老化问题,这样的老化,不仅让居民生活质量降低,也日益成为公共安全隐患。一栋住宅楼,住户往往有几十户、几百户之多,一个小区内就是几百户几千户,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如何筹措资金,如何保障工程质量,真的不是居民简单地“向前迈一步”就能解决。
单元楼组成的住宅小区,是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提供着相当一部分公共服务。仅仅靠组建比例不高、工作效率和操作权限均有限的业委会,以及缴存、提取、使用存在诸多门槛的公共维修基金来进行小区更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老旧住宅小区的更新,不只关乎民生,也关乎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有必要出面牵头扶助,并形成可持续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原来电梯老出问题,运行时声音还特别大,我每次走进去都提心吊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翠微北里小区的魏萌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我们那栋楼有24层,我家住在中间楼层,有时候电梯坏了不得不爬楼梯,真的很不方便,就更别说那些住高层的人了。”
如今,这些担忧和不便都已经化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截至去年8月,翠微北里小区的4部老旧隐患电梯全部完成了更新。魏萌和她的邻居们再坐上电梯时,心里踏实了。
我国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大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电梯万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随着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老旧电梯逐年增多,电梯困人故障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守护好广大群众“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安全,成为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任务。
安全隐患多、各方矛盾大
换部电梯很难么,实际操作过的人会告诉你,真的并非易事。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凤告诉记者,万寿路街道隐患电梯治理工作的特点是“三多”:即电梯总数多、老旧小区多、部队单位多,各类隐患电梯现状复杂,加上群众期望值高,整体工作难度很大。
在翠微北里等老旧社区,电梯安全隐患问题多、居民通过多种途径反映强烈,物业企业又因为资金不足迟迟不能开展更新和改造,各方矛盾对立日益突显。
这些也是很多老旧社区进行隐患电梯治理时共同面临的问题。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电梯230306台,较2017年增加10662台,同比增长4.6%,与去年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住宅电梯11万台,占总数的47.8%。11万台住宅电梯中,使用时间达10年以上的4.2万台,较去年增加5000台左右,占住宅电梯数的38.2%,使用时间15年以上住宅电梯13362台,占住宅电梯数量的12.1%。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副处长陈辉介绍,北京高度重视电梯安全工作,已连续4年将电梯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工作纳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从2015年开始,该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老旧住宅电梯风险评估工作,4年来累计评估电梯11000台。其中,2018年对3000台住宅电梯进行了安全评估,并按照电梯安全状况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级,其中:4级风险电梯77台,3级风险电梯510台,2级风险电梯2200台,1级风险电梯38台(4级风险等级最高),175台电梯运行正常。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由属地政府挂账督办整改。
多个主体谁来组织?
电梯安全隐患治理,涉及产权单位、业主、物业、电梯制造企业、电梯维保单位等多个主体,也涉及住宅、医院、酒店、办公楼等多个行业,电梯隐患治理由谁来组织推进更有效非常关键。
如何避免“踢皮球”现象?北京市海淀区质监局局长朱玉兵的体会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多元共治,齐抓共管,条块结合,综合治理。
行业监管部门对本行业从业单位情况明晰、具备监管能力,确定由区房管局、卫计委、民政局、旅游委等行业监管部门开展本行业电梯安全隐患治理。
街镇最了解属地电梯历史情况、产权分布、居民特点和隐患形式,也最能有效动员业主,确定属地街镇负责行业不明确、情况复杂特殊等电梯隐患治理工作。
“实践证明,电梯安全隐患治理由街道和行业监管部门共同推进,齐抓共管,是取得成效的关键。”朱玉兵说,今后要继续强化“政府统一领导、街镇属地管理、部门综合监管、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参与监督、检验技术支撑”的电梯安全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
在两年多的摸索中,刘凤觉得,充分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机制颇有成效。
“我们加强同区质监局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开展工作,通过信函、告知书、责任书等形式,督促挂账的产权单位和物业公司,向责任主体明确治理时限。”刘凤介绍,针对疑难问题,街道和社区通过议事协商平台寻求解决办法,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听取各方意见及时统一思想,有效化解了矛盾和疑虑。
通过隐患电梯治理工作,不仅解决了居民的乘梯难问题,也推动了社区治理工作的深化。“在治理过程中,社区居民、物业、产权单位各方通过长期的接触、碰撞,各方从猜疑、观望到理解、支持,为老旧社区治理多元化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刘凤说。
钱从哪里来?
电梯更新、改造、大修都需要钱,怎么推动产权单位、业主归集资金是难题。特别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1999年以前的住房未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翠微北里社区隐患电梯治理的难题主要是产权单位众多分散、物业收费不足、群众不理解,造成资金筹集非常困难。万寿路街道社区建设科科长杜志坤介绍,街道对资金困难的企业,及时通过专项补贴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街道共实施补贴资金6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隐患电梯的治理工作进度。
对于如何筹集资金问题,朱玉兵表示,主要是通过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产权单位出资、业主集资、政府补贴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尤其是通过政府少量资金补贴,引导业主共同决定,自筹经费,小钱撬大事,减少各主体资金摊付量,提升更新、改造、大修可行性。”
事实上,在高风险电梯评估工作过程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两项有效工作机制,极大促进了电梯安全隐患的治理:一是协调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畅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的绿色通道,解决住宅电梯的更新、改造和修理的资金问题。2015年至2017年,全市共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6.2亿元,用于11268台住宅电梯的更新、改造和修理;二是各区政府建立政府救济机制,用于解决没有物业管理、维护保养和维修资金的“三无电梯”隐患治理问题。2015年至2018年,全市共使用政府救济资金1.15亿元,更新、改造、修理电梯602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这项重要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有效落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巩固电梯安全多元共治长效机制,切实守护好广大群众“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安全。”陈辉说。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