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新增贷款预示货币政策转向?要降息?央行这么说
时间:2019-02-16 09:16:50 来源:澎湃新闻
[导读]天量新增贷款怎么回事?货币政策转向了?要降息?央行这么说2月15日最新出炉的2019年1月金融数据可谓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下单月新高,M2回暖但M1同比增速创下历史新低,数据背后的原因何在?央行会降息吗?货币政策走向是否已经悄然生变?为此央行专门举行吹风会,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齐齐亮相,解答市场的疑问。1
2月15日最新出炉的2019年1月金融数据可谓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下单月新高,M2回暖但M1同比增速创下历史新低,数据背后的原因何在?央行会降息吗?货币政策走向是否已经悄然生变?
为此央行专门举行吹风会,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齐齐亮相,解答市场的疑问。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创新高,央行: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
孙国峰表示,总体看,1月份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传导出现边际改善和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影响。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人民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存在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同时,银行普遍有“早投放,早收益”、争取“开门红”的经营传统。从历史规律看,1月份是全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2018年1月新增贷款为2.9万亿元,是当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情况类似,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
央行强调,考虑到春节因素,应把一二月份甚至一季度的数据统筹考察,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在信贷结构上,周学东在表示,企业贷款结构在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工业和制造业的贷款增速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速比较高,金融对高技术企业支持力度显著加大,这是比较好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供给性结构侧改革的成效。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的中长期贷款也在增加。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还是继续有一定幅度的回落
2.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多增3.05万亿元,央行:货币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阮健弘表示,这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是货币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的结果。从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构成看,占比较大的项目都出现了明显回升:
一是贷款增速加快,同比多增较多。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818亿元。
二是债券融资大幅增加。
三是委托贷款降幅缩小,信托贷款由负转正。央行称,这是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出现的新特征。1月份委托贷款减少699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减1511亿元和10亿元,下降势头明显放缓;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是连续十个月减少后的首次增加,比上月多增833亿元。
四是商业银行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支持力度加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票据融资显著增加516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813亿元,这部分已经在当月人民币贷款中体现;另一方面,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增加378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349亿元。
3.1月M1同比增速跌至历史新低,央行称春节因素
阮健泓解释称,春节因素推动M1增速的再次回落,“今年春节老百姓持有资金较以往更多,手头更宽裕”。
央行解释称,M1回落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的结构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规模的变化,而1月份这一情况表现得更为突出。1月底临近春节,是企业发放薪资、奖金的高峰期,当月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2.03万亿元。个人存款和M0的大幅增长也能得到印证:1月份,个人存款大幅增加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M0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
央行还给市场对M1的关注度降降温。
孙国峰强调,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考虑,主要关注M2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因为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也是为什么央行选择M2作为信贷指标。M1是观测性的指标,也可以分析其变动的原因,但与M1和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关系没有那么稳定,这也是全球各个中央银行都没有把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原因,分析M1的同时,不代表货币政策要为此做出什么样的调整,重点是观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
4.是否考虑降息?央行: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
孙国峰强调,首先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去年以来央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的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所以可以看到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债券市场比如说国债利率,收益率是下行的,企业债券利率都是下行的,贷款的利率走势也是下行的,特别是在去年最后的四个月,贷款利率下行的态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下行的。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两轨合一轨,推动基准利率和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这个过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我想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以及从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进程这两个角度看,可以多关注实际的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变化。
5.货币政策转向了?央行:稳健的取向并没变
随着1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等1月金融数据集体走高,市场也关心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
孙国峰给予了否认。他表示,“稳健”是货币政策的工作原则和指导思想,强调了货币政策要以稳为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既要有效实施逆周期调节,也要把握好度。具体来看,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松,也不能紧。要根据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实现总量适度,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还要兼顾外部均衡,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
从总量看,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节奏上也有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谈不上“放水”;从信贷结构看,主要是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明显加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较好地处理好了内外部平衡的关系。
央行强调,总的来看,货币政策探索并积累了不搞“大水漫灌”又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
6.票据融资激增是否有套利情况?央 行:在密切关注
今年1月末,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速23.24%;票据融资余额6.3万亿元,同比增速60.6%,占各项贷款比重4.51%,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
邹澜在解释1月票据融资增长较快时给出了三个原因:
一是在票据融资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票据融资的意愿增强。相对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票据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好,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同时,再贴现政策加大信贷结构的引导优化,票据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使用票据融资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六成。
二是票据在解决账款拖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随着票据融资便利性提高、融资成本降低,票据流转加快,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据统计,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中,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62%。
三是1月份票据融资增长较快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从历年数据来看,年初票据业务增长量一般高于全年平均值。
在被问及票据增加是否有一部分是有套利时,邹澜表示,个别的现象难免是有的,央行也在密切关注。总体来说,增长是跟刚才说的几个因素有关。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