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时间:2019-01-15 08:05:08 来源:人民日报
[导读]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高质量发展数据来源:财政部、人民银行制图:蔡华伟张丹峰●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而是精准发力。
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强化逆周期调节 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据来源:财政部、人民银行 制图:蔡华伟 张丹峰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而是精准发力。加力和提效两者相结合,能化解更大力度的减税增支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
●货币政策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小微企业减税再加力,每年可再减负约2000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2018年,我国出台了多项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减负1.3万亿元以上,比年初的目标增加2000亿元,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小微企业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调整后的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
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举措,还包括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允许各省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这些减税政策,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支持小微企业更好发展,鼓励创新创业,能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普惠式减税主要包括两项措施,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二是全面推出个人所得税改革。前者是通过减轻实体企业税收负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路;后者则是通过减轻消费者负担,为扩大需求打基础。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而是精准发力。”白景明认为,加力和提效两者相结合,能化解更大力度的减税增支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
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一项重点工作。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
“2019年继续扩大财政支出,但不会走大幅提高赤字率的道路。”白景明认为,财政支出结构要优化调整,做到有保有压。保,是指继续加大扶贫、社保、环保等投入,提升保障水平,增加科技创新等投入,助力结构调整。压,是指通过主动调减一般性支出,压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有助于增强百姓消费能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1月2日,深圳日东光学有限公司无意间抢了个“第一”,深圳市首张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工资表,在这家企业“生成”了。工资表显示,仅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抵税,就让这家企业职工的个税平均下降了9.3%。如果再加上去年10月起征点提高和税率调整,企业职工个税整体税负下降46.72%。
今年1月1日起,个税改革在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的基础上,纳税人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改革前,我每月工资要拿出七八百元来缴个税,现在只需要几十元了。”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小刘说,手头宽裕,消费就更有底气。
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既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的体现,也是增强百姓消费能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
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关键在于疏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管道”
“几次降准后,我们行释放出了几亿元的流动性。”某市农商行副行长刘洋说,“资金充裕了,给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就降下来了。我们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以前都是7%以上,现在下降不少。”
去年以来,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通过四次降准、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降准是货币政策稳增长任务最直接的体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说,当前银行负债增速低于资产增速,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制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强银行投放贷款的能力和积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需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何飞说。
货币政策出台后,资金活水能否顺利从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取决于中间的“管道”是否畅通。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说,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只占广义货币的很小一部分。要想创造广义货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是更重要的环节。
疏通“管道”,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真正将资金活水引向实体经济。近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至近年来的较低水平,说明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不少资金仍在银行间“滞留”。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可能不足,另一方面,银行也受制于资金成本和流动性等压力,自身放贷能力受限。”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未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建立相关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内生动力,让银行愿贷;也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充足的放贷资金,让银行能贷。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直接融资比重有待提升
“去年12月底,我们公司一笔250万元的贷款到位了,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还打了九折。”重庆阿泰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桂林兴奋地说,由于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回款往往不太及时,公司资金链一度非常紧张。有了这笔贷款,企业的资金又能周转开了。
在适当增加市场中长期流动性的同时,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实施精准滴灌。近日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并调整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考核标准。“这表明今年将更加注重解决结构性流动性短缺问题,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会更加明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董希淼说,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后,债券市场通常首先受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债券市场就有所恢复,发债企业获得了所需资金。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该在夯实银行资本、提升间接融资水平的同时,丰富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搞活债市、股市等多元化融资渠道。(记者 李丽辉 吴秋余 欧阳洁 葛孟超)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