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感冒多 专家支招多喝水多休息忍着感冒过去
时间:2019-01-11 10:04:55 来源:每日新报
[导读]入冬以来 津城感冒患者骤增 对付感冒专家支招 休息喝水补维C 耐心等着它过去(图) 孙瑜 梁爽 摄影记者 段毅刚
从去年12月份以来,寒潮过去了,忽冷忽热的天气,加上“贫雪干燥”,本市各大医院原本平静的门诊量突然骤增了不少。尤其在今年元旦以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一边是医院就诊人数的井喷式增长,一边是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的场景。面对突然增加的压力,各大医院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昨天,记者分别走访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一中心医院等各大医院。
据了解,截至目前,天津市儿童医院的日接诊量都在8000人左右,元旦前后单日接诊峰值接近万人,天津市总医院门急诊日均接诊量超过1800人次,比平日增长了20%。元旦当天急诊接诊量在2819人,创下历史新高。天津市第一中心日发热门诊更是淡季的2到3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每天急诊内科就诊患者达到400人左右,比平时增加1倍甚至更多,儿科就诊量也比平时增加了近2倍。海河医院每天1000多人的门诊量。
天津市儿童医院
单日挂号人数峰值接近万人
昨天15:00左右,记者来到天津市儿童医院,一楼大厅的自助挂号机前挤满了人。上到二楼,只见靠近二楼内科三个诊区门前的通道和自动扶梯旁边的休息区,都被看病的家属们占据着,通道上设置的座椅根本没有空位,有的家属因为等候时间太长,干脆就坐在地上。
内科3个诊区分为普通门诊区、副主任门诊区和正主任门诊区,其中每个诊区又都有15个诊室,每个诊室门前都站着至少五六名等待给孩子看病的家属。从内科1诊区一个显示屏上得知,目前医生已经看到第1532名患儿了。一名刚刚挂到1852号的患者家属向1诊区的一名护士询问几点能看到,该名护士表示,说不好。
在采访中记者还观察到,为了缓解患者的等候时间,每个诊区都有两三护士和3名导诊在诊区前进行引导,并且导诊还用扩音器随时提醒已经排到多少号了。一名导诊告诉记者,今天上午她叫到300多号,下午1点是从300多号开始叫的,到现在已经叫到1500多号了,不到两个小时增加了1200多人。
紧接着,记者又来到二楼的输液区,在输液区的入口处,有4名护士正负责给患儿进行穿刺输液,由于等待人数较多,这几位护士根本抬不起头说一句话。在宽敞的输液室内,180张床位也是完全爆满,护士穿梭在每个床位前,根本无暇休息。
刘竹枫是内科诊区一名副主任医师,记者见到她时,她刚诊治完最后一名患儿,刘主任端起放在桌子上半杯水,赶紧喝几口润润嗓子:“这是我下午刚凉的热水,因为患者太多,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刘主任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医院患儿挂号都采用网上预约挂号,患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就诊,现在每天接诊的患儿都在90到100人左右。
记者从天津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自从去年11月起,急诊接诊量逐日攀升。截至去年12月22日,门急诊日诊量持续在7500至8000人次上下,住院病人950至1000人左右。单日挂号人数峰值接近万人。
为应对冬季儿童诊疗高峰,儿童医院从去年9月开始分步骤调整医疗资源,全面启用E座感染楼,开设感染门诊;去年10月份增设特需专家门诊,负责诊治疑难杂症;10月底内科门诊普诊挂号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增开E座感染科急诊,感染科24小时全天候接诊;内科病房启动双二值班轮值制度,以便随时支援急诊;启用特需病房,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此外,去年12月份医院还增开了两个病房,重点用于收治年龄小于3个月、输液需要超过3种药物、门急诊治疗3天效果不明显的患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救护车每天达到40辆次左右
前天18:00左右,记者来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楼,在内科急诊室的周围,围满了数十名等待看病的患者,就连通向诊室的通道上,也被正在输液的患者占据着。在内科诊室前一个显示屏上,显示当天内科急诊的3名医生,已经看到第400多名患者了。
位于急诊内科对面的救复苏区内,也是人满为患,记者观察到,原本只设置6张床铺的诊疗室,已经被数十名患者挤满,在复苏区的双向通道内,几十张临时加床将通道两侧占满,只留出仅供一人通过的通道。
紧接着,记者又来到2楼急诊观察病房前,排队等候输液缴费的人已经排起了20多人的长龙。病房中设置的45张床铺无一空出,很多患者都是挤在病房外面的通道两侧的加床输液,有的患者将输液瓶挂在墙上的一个挂钩上,站在旁边输液。护士们也忙得不亦乐乎。急诊科的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就诊高峰一般在两个时段,一个是早晨10点左右,另一个是晚上门诊结束后,从晚上六七点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左右。
昨天8点左右,记者又来到门诊楼二楼的内科诊区,诊区的各个诊室前都围满了人,记者在呼吸科的诊室前,排队等候的患者已经有50多人,诊室前的一名导诊表示,今天上午已经没有号了,只能挂下午的号了。
记者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了解到,从2018年12月21日起,门急诊日均接诊量超过1800人次,比平日增长了20%。而到12月29日,日均急诊量就达到了2200人次以上。2019年1月以来,救护车每天达到40辆次左右,元旦当日的急诊接诊量达到了2819人次,其中儿内科1159人次,创下了医院的历史新高。
另外,为了缓解患者激增的压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已经由原来的“双岗”工作增加为4名医生,发热门诊医护增加1倍人力,增加平车20部,每天夜间增加志愿者8人,14名科护士长每天增设加强班,增加保卫人员10人,尽可能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医生每天最高接诊300人
17时,天色已经擦黑了。但是一中心医院发热门诊的小平房内,依然灯火通明,室内非常拥挤。
“李晨雨在吗?下一位王天一等候。”一名戴口罩的护士忙着叫患者姓名。
“我是李晨雨,24岁,发烧三四天了,刚试表38.7度。嗓子有些疼,还咳嗽。”
“有无药物过敏史,家中最近接触过活禽类没有?……”一连串的问答之后,医生举起了手电筒,让患者张嘴查看嗓子,接下来用听诊器听诊,医生举手示意让患者吸气……
被一群患者包围在中间,除了帽子和口罩,记者几乎看不清医生的脸。“一天下来,最累的是嗓子,说话太多了,根本不想再说话了。”这名穿着厚厚棉衣外套的医生叫卢轶。从早上8点到17点,已经连续工作了9个小时了,但是仍然有患者源源不断地排队等候着他接诊,他说还要坚持3个小时,才能下班。回家后,根本累得不想吃东西,只想好好睡上一觉,然后晚上8点继续来上夜班。“没有办法,这个时期,大家工作强度都这样,谁也替不了谁。”
卢轶,37岁,大学毕业后从医已经13年有余,如今已经是工作骨干了。截至采访时,当天他已接诊100多人,小卢笑着说,这个数量很正常,他最多时接诊量达到300人,从14岁的小孩到100岁的老人都有。
接诊的同时,还时不时有电话铃声打断。“卢大夫,您接一下电话,急诊科的,有患者要转过来。”一名小护士把电话递给卢医生。
“大夫,我怀孕四周了,刚刚检测结果是阳性,H型流感,能吃药吗?”一名年轻的孕妇一脸不安地问。“我建议尽量用物理降温,因为药物对于孩子有潜在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卢医生耐心地解释。
天色已黑,卢医生依旧耐心地给患者解答。“您这种情况白细胞不高,属于病毒感染,不用吃消炎药,也不用输液,可以吃些‘莲花清瘟’。”最后,他还不忘叮嘱家属,给病人多喝水,服用维生素C。
一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肖莉告诉记者,从2018年2月至10月来看,发热门诊日接诊在30至50人次,但是2018年12月以后,人数逐渐增加,元旦过后增加到200人次以上,目前日均接诊量240人次,不到300人次。医院增设了流感快速检测,这项检测无需验血只需通过口腔检检就能初步筛查是否流行性感冒。目前该院检出率呈阳性的在30%以上,接诊人次相对淡季增加了3倍之多。有个主任连续加了夜班之后,自己都晕倒了。年龄大的大夫身体也抗不住。
专家支招
做好六件事 记住三件“宝”
杨文杰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步:休息;第二步:打开加湿器;第三步:吃流质食物,补充维生素C;第四步:适当多喝水;第五步:服用退热止痛的非处方药;第六步:耐心等它过去。对付感冒三件宝:喉痛:淡盐水,将7.5克盐溶解在250毫升温水中,缓慢漱口可以缓解咽喉肿痛,每隔6—8小时漱口一次;咳嗽:喝止咳糖浆; 流鼻涕:用热蒸汽熏。
新报记者 孙瑜 梁爽 摄影记者 段毅刚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